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化危为机 技术创新助力科技企业“加速跑”
发布时间:2020/04/14 新闻 浏览:578
本报记者 刘琴报道
疫情期间,在国家高新区内,众多科技企业遇到了原材料、物流成本上涨、员工短缺等难题,化危为机、创新突围成为科技企业共同的选择。通过科技创新助力疫情防控,企业不仅实现了“加速跑”,也突显了科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持续创新 化危为机促发展
受疫情影响,总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京东方面临困境。“由于物流的结构变化、搭配变化及线路变化,企业一季度整个物流成本大概增长了20%。”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表示。那么,面对成本上涨,京东方如何化解危机?答案是通过科技创新。
“一方面,通过提高技术能力降低成本,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持续创新;另一方面,探索寻找新的商业机会,通过这些新的商业机会来弥补成本上涨带来的损失。”陈炎顺说,疫情发生时,京东方调整经营策略,与政府、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积极沟通协调,使生产迅速恢复到正常状态,以确保全球供应;同时,用多年积累的专利技术,化危机为机遇,顺势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各类物联网产品及解决方案。
事实上,在各种智慧场景的演示及使用过程中,包括传感、通信、大数据分析等各种环节,最终均需要通过“屏”来进行展示,这正是京东方所拥有的产业优势。
体温预警系统、4K远程会诊平台就是京东方在疫情发生后迅速推出的物联网产品及解决方案,其体温预警系统可实现无接触式体温监测,在30毫秒以内完成16个目标测温,大大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在疫情下,京东方在逆势中保持增长态势,以科技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展现企业科技实力。
加速转产 疫情防控显担当
近日,在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几名技术工程师正在对刚组装完毕的全自动口罩生产线进行调试,车间内的气氛紧张而有序。“目前,我们已经向广东省内20余家企业提供了26套全自动口罩生产线,还有24套正在加速组装中。”南大机器人公司总经理周志强说。
疫情期间,医用口罩、消杀用品等防护物资需求量巨大。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早在1月下旬就向园区企业发出倡议,动员企业加快应急物资生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速转产。
“春节前后由于交通停滞导致大量员工无法返岗,用于罩面和耳带焊接的超声波焊机在市场上更是严重缺货,要想转产成功,我们面临极大的挑战。”周志强表示,面对压力,企业迎难而上,最终在政府的帮助和协调下,于2月6日成功修复了半自动化口罩生产线。同时,该公司还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发挥技术优势,在安装调试旧设备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突击研发新型全自动口罩生产线,把科技变成力量,助力疫情防控。
2月6日,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便紧急召回部分技术骨干,全力投入到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的研发,并于2月27日向客户成功交付第一台全自动平面耳带式口罩生产线,彰显了科技战“疫”力量。
“目前,全自动口罩生产线已把一般口罩生产线30片/分钟的产能,提高到63片/分钟,每一批交付的口罩机都经过严格测试,得到了客户的认可。目前我们订单量饱满,排产已经到了4月底。”周志强说。
技术攻关 困境面前谋新路
受疫情影响,沈阳高新区企业沈阳上博智像科技有限公司在原本就利润不高的情况下,更是遭遇“雪上加霜”。“人力不足、原材料供应不足、资金链不足,疫情期间我们遇到了多重考验。”上博智像总经理王继东告诉记者。
然而,危机背后也孕育着转机。随着全国各线各站安检点位全面启动乘客测温,企业陆续收到了来自机场、铁路、医院等行业用户需求。在沈阳上博智像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徐保树的带领下,企业研发团队开始投入到人体测温设备的研发。企业原本研发的是测温型红外热像仪,而这次要研发的是具备人体测温特殊功能的人体体温监测仪,虽然都是测温产品,但技术要求却迥然有异。
“红外体温监测仪要求精度更高。此外,若实现对人体额头部位的自动检测,需具备深厚的AI技术积淀。”徐保树介绍说,探测器温度、镜头温度和环境温度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干扰红外体温监测仪的测温精度。在巨大的压力下,该公司研发团队经过72小时连续奋战,终于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成功研发出全自动红外体温监测仪。
而后,沈阳上博智像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团队又根据市场需求升级了具备人脸识别的“可见光+红外”双传感器的智能体温监测仪,测温效率也由一代的200人/分钟提升至600人/分钟。科技创新让企业在疫情期间找到了新出路。目前,该公司生产的体温监测设备已安装到辽宁、吉林等地人流密集场所,助力疫情防控。
上一篇: “健康码”为生产生活 提供数字化防疫支撑
下一篇: 后疫情时代 国家高新区加速抢滩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