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海外人士热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

新闻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20%,轻薄商务新选择!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一款高性能、轻便且价格亲民的笔记本电脑,无疑是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理想伙伴。小米R...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海外人士热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0/06/14 新闻 浏览:378

  在线课程、云端办公、网上消费……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数字经济持续为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国际观察人士指出,数字经济发展不仅将为中国经济提供新动能,也将助力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凸显了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经济学家蒂斯·彼得森认为,多年来,数字化技术正越来越多用于企业生产,疫情将加速数字化发展趋势。他表示,机器人、自动化等数字技术运用的不断增加,将可能降低人类下一场流行病暴发时停产的风险。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日前发表文章指出,新冠疫情导致的全球大规模居家隔离让金融业数字化需求更为紧迫。得益于无现金化程度高的经济环境及巨大的国内市场,中国企业正在移动支付的全球软硬件竞争中崭露头角。据统计,2019年中国消费者的移动支付总额达到惊人的49万亿美元,是2013年的35倍。

  中国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群和发达的平台经济,在疫情期间保障了消费者的基本需求,抵御了疫情对线下经济的冲击;云端办公为复工和复课提供新的渠道;扫“码”防疫、远程会诊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令疫情防控和诊断更加高效、精准。数字技术为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也为其他国家应对疫情提供了宝贵经验。

  日本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教授丸川知雄表示,面对疫情,中国很快适应新情况,将在线服务等数字新技术迅速应用到抗疫方面。“从前是中方期待日本高新技术转移到中国,今后我们也期待中国的高新技术能转移到日本。”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商学院教授汉斯·亨德里施克说:“中国国内消费需求和智能基础设施领域创新需求都有利于中国经济在疫情后迅速恢复。未来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竞争力也会增强。”

  芬兰知名学者卡尔·费也表示,以5G网络为代表,中国政府加大对“新基建”的投入力度,十分具有针对性,不仅有助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还将推动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更好地深入。

  观察人士认为,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数字经济涌现出的蓬勃新业态、新模式,看似是“应急之举”,实际上反映出中国数字经济多年来耕耘发展的“厚积薄发”。未来,提质增效的中国经济将对世界经济发挥更大影响力。

  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4.8%,数字经济已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美国知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认为,中国的实际经济地位将会在疫情之后得到进一步提升。

  乌克兰国家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安德烈·贡恰鲁克表示,未来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增长主要来自创新和新技术应用。贡恰鲁克认为,未来中国在新技术领域的贡献将会更大。“可以预见,此次疫情将对世界格局产生影响,疫情过后中国的影响力将会进一步增强。”

  “对全球所有主要经济体来说,世界已经发生了改变。”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表示,未来全球增长将更加强调质量而非速度,经济增长质量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参与记者:朱晟、刘春燕、郝亚琳、郭阳、朱昊晨、许缘、邓仙来、高攀、胡友松、李东旭)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