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五个“世界首创”!千米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通车

新闻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20%,轻薄商务新选择!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一款高性能、轻便且价格亲民的笔记本电脑,无疑是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理想伙伴。小米R...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五个“世界首创”!千米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通车

发布时间:2020/07/02 新闻 浏览:662

  7月1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世界上首座主跨为千米级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建成,与沪苏通铁路同步开通运营,铁路过江运输能力大幅提高,缩短了上海与南通及苏北地区的时空距离。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全长11072米,其中正桥长5827米,南北岸引桥长5245米,主跨1092米,为世界上首座4线铁路+6车道公路、主跨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能满足5万吨级集装箱船和10万吨级散货船通航要求,在我国乃至世界铁路桥梁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国铁集团副总工程师兼建设部主任、工程监督局局长王峰介绍,沪苏通大桥的设计建造技术实现了五个“世界首创”:千米级公铁两用斜拉桥设计建造技术;2000兆帕级强度斜拉索制造技术;1800吨钢梁架设成套装备技术;1.5万吨巨型沉井精准定位施工技术;基于实船—实桥原位撞击试验的桥墩防撞技术。

  大桥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科研攻关,形成了65项专利、创造了14项新工法,在桥梁建造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运用了一大批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新工艺。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2014年5月开工建设,2019年9月大桥主跨合龙。主塔高330米,为世界上最高公铁两用斜拉桥主塔;主航道桥主跨1092米,为国内最大跨度斜拉桥,也是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主塔墩沉井平面相当于12个篮球场大小,沉井高110.5米,为世界上最大体积沉井基础。

  沪苏通大桥还在世界上首次组织了原位船撞试验,可实现3公里范围防撞主动预警,有效保证桥梁和船舶安全。

  据介绍,沪苏通铁路和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开通运营前,国铁集团精心组织相关单位,严格按照各项规定和标准,组织了大桥的动静载试验,开展了轨道状态、弓网性能、列车控制、通信信号、客运服务系统的联调联试和安全评估,相关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各项设施能够满足铁路安全、稳定运营要求,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沪苏通铁路是国家 “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也是京沪第二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143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沪苏通铁路开通运营后,上海至南通的旅行时间由原来3.5小时压缩至1小时6分钟,大大缩短了上海与南通及苏北地区的时空距离,对发挥上海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