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大数据引领人类健康新未来
发布时间:2020/09/20 财经 浏览:286
9月18日,由工信部、国家卫健委指导,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北京市大数据中心等单位主办的全球医药健康大数据平行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论坛聚集了全球医药健康和大数据专家,首度深入融合大信息和大健康产业板块,通过思想互动、观点碰撞,共探全球科技前沿技术发展动向,启动了中关村医药健康大数据交易平台,发扬传统文化,助推中医大数据登上国际舞台。
北京市副市长卢彦在致辞时表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数据为北京市疫情防控和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做出了重大贡献。希望医疗健康可以乘着“新基建”大数据的东风,充分发挥北京市的创新引领作用,推动医疗健康向智慧健康的全方位迈进,为全面实现健康北京战略、助推健康中国发展做出北京的积极贡献。
国内外行业大咖为产业发展把脉
本次论坛邀请了医药健康大数据领域的顶尖专家和科技精英,展示出了最高水准的医药健康和大数据的学科交叉成果。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系教授、美国斯坦福医学院癌症研究所冠名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迈克尔•莱维特先生和ACCESSHealthInternational主席和总裁、中美健康峰会理事会主席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作为国际视野板块重要的演讲嘉宾,以视频形式向本次论坛献上了精彩绝伦的演讲。
迈克尔•莱维特先生从数据分析和数据比较层面用各国新冠疫情的真实数据展示了数据分析是比数据量更为重要的驱动数据产生价值的核心要素。威廉·哈兹尔廷博士对中国应对新冠疫情的举措表示肯定,相信在各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与合作下,一定能够更快地了解并找到战胜新冠疫情的方法。
在论坛的主旨演讲环节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以《信息技术赋能医疗大健康——观测、分析、治疗》为主题,从观测硬件的视场与数据通量提升、医疗健康数据精准分析、智能化之于治疗全流程升级的三个层面阐释了信息技术在赋能医疗大健康领域方面的情况。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发表题为《大数据支持下的医学创新模式》的演讲,从医学理念革新的角度展开阐述,分享了北医三院的探索和思考。北医三院持续增加科技创新投入,不断提升临床创新能力,在数据+技术、数据+服务、数据+临床有诸多创新实践。
乔杰指出,医学模式正在改变,大数据的介入已经开始。医疗机构是重要的应用需求提出方,多源数据的整合至关重要,要推动需求与数据的整合,而医学大数据研究的产出可能超出医疗的范畴,在资源调配、健康中国、国家安全等方面都需要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支持。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细胞,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微观基础在于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型企业的涌现。在本次论坛上,来自医疗健康行业的龙头企业负责人带来了最新的业界动态。
东华医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韩士斌以《聚焦智慧医院新基建·源头治理医疗大数据质量》为题,展示了其公司构建的具有中台治理能力的医院智慧大脑以及在打造大健康IT云端生态系统方面的最新进展;北京泰济堂中医医院总院长、中国共青团中央首批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医药技术能手称号获得者张克镇以《中医智慧与健康大数据应用》为主题,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将助推传统中医药体系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传统药物研发、诊断治疗向高端能化转型,助推中医大数据登上国际舞台。
中关村医药健康大数据交易平台正式启动
论坛上,中关村医药健康大数据交易平台正式启动。据了解,该平台在国家卫健委、国家工信部的支持下,由北京市大数据中心、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联合中国技术交易所、清华大学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共同发起,由东华医为、中电长城网际、第四范式,以及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内的三十多家企业参与搭建了中关村医药健康大数据交易平台。
清华大学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导尹浩教授表示,该平台由北京市大数据中心主导数据管理与交易监管,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进行特色引领创新平台,中国技术交易所负责交易系统与流程的管理,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负责核心技术与区块链平台的维护,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则提供典型应用的落地场所。此外,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对平台进行政策和产业引导。
“平台交易打通了数据孤岛,平台构建了开放的技术架构,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为多方协作带来便利,使得交易技术服务化。”尹浩表示。
医药健康大数据产业是一个跨领域、高增长的新型产业。中关村医药健康大数据交易平台以大数据、医疗健康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为核心,探索延伸医疗健康智能化应用场景,拓展医疗健康应用边界,重塑医疗健康产业链体系,引领带动全国医疗健康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在未来,中关村医药健康大数据交易平台将汇聚医疗、软件系统开发、硬件设备研发制造、科研机构等全链条产业要素,推动全国乃至全球医药健康行业的新发展。
推动医疗健康大数据产业生态发展
论坛上,为共同开展医疗健康大数据相关研究和应用,北京市大数据中心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将达成战略合作,北京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唐建国、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宋纯理在论坛现场完成签约。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后,将会在医疗健康及相关领域围绕医疗数据治理、医学与人群队列大数据平台建设、大数据标准与安全、基于大数据的医学科学研究及应用研究、开展大数据与药物研发、健康管理交叉融合研究、大数据基础设施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随后,清华大学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尹浩教授与北京市大数据中心进行战略合作签约。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后,将会围绕大数据领域人才培养,联合申报各级项目以及合作研发,项目转化落地,数据治理、数据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并进一步探索数据要素的市场化,联合推进数字产业落地。
此外,在论坛上的圆桌对话环节,来自学界、业界的嘉宾围绕“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下的大数据从业者的责任与挑战,如何更好的支撑“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人类健康的新未来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宋纯理指出,在精准医学和大数据时代的今天,大型人群队列研究成为流行病学研究的主旋律之一,通过人群队列的数据积累可以为医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详细介绍了北医三院在人群队列方面主要关注的领域以及对外提供的合作机会。
清华大学科研院副院长、自动化系教授,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智能科学部主任季向阳作为脑与认知科学方面的专家,介绍了大数据赋能医药健康领域的发展趋势,指明了未来需要持续发力的方向。
国家健康保障重大工程专家组专家、国家健康产业战略规划专家、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副教授黄安鹏谈到,医工结合是学界和业界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与医药健康的交叉领域大有可为。
中电长城网际系统应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张兴认为,在大数据支撑医药健康领域快速发展的当下,数据挖掘分析共享利用与隐私保护之间存在矛盾,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使命是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第四范式主任科学家、副总裁涂威威就企业在医药健康大数据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享。他介绍道,第四范式是一家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提供商,AI算法可以从专业性更高的角度为医疗大健康赋能。
翼方健数联合创始人兼CEO罗震针对“数据共享是否意味着失守”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刻阐述。他认为医疗领域被认为是对隐私数据要求最高的场景,但数据共享并不意味着数据失守。他分享了在厦门市的试点成果,基于隐私安全计算促进数据安全有序流通,为数据需求方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他认为,医疗健康数据的共享实际上是数据价值的分享,而非原始数据的拷贝。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上一篇: 组团亮相 新能源汽车技术如此“高精尖”
下一篇: 中外院士共议工业互联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