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沂蒙精神是临沂企业发展的“根”与“魂”

新闻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20%,轻薄商务新选择!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一款高性能、轻便且价格亲民的笔记本电脑,无疑是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理想伙伴。小米R...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沂蒙精神是临沂企业发展的“根”与“魂”

发布时间:2020/11/21 财经 浏览:443

  近日,记者随全国首届践行红色精神党媒宣传·沂蒙行活动走进金锣集团、翔宇集团、国人服饰、鲁南制药等企业采访调研。“临沂的很多企业开放程度高,他们走出国门,走向国外,发展的空间也越来越大。老区不是墨守成规的,而是开放、包容的。在沂蒙精神的激励下,沂蒙人走出大山,一步步地向前迈进,临沂高质量发展呈现出向深向好的态势。”一位随行参观者赞赏着临沂企业的发展。

  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基调,临沂企业的一部部艰苦创业史,就是鲜活的沂蒙精神企业样板。长期以来,“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早已扎根临沂企业,并在实干中不断淬炼成为企业发展的灵魂和动力。

 


金锣集团生产车间 刘琴/摄

  金锣集团:新时代沂蒙精神的企业担当

  走进金锣集团高低温综合管理第六车间,现代化的大型车间、智能化的生产流水线,让人耳目一新。在生产车间内,原料肉通过洗料、腌制、灌肠、烘烤、包装等工艺,制作成美味可口的肉制品。

  为确保每一个批次产品的食品安全,金锣在每条肉制品流水线后方均配备了自动挑拣机设备,该设备采用基于神州航天及蛟龙号同步AI识别检测技术,能够360度全方位无死角检测产品,杜绝不合格的产品不流入下一环节。在高科技、智能化的生产车间内,还可以看到搬货机器人承担起了码货的任务。

  据金锣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金锣集团已构建了“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封闭产业链,已开发6大类类、700种生鲜产品和500余种肉制品。

  作为农业大市,养殖曾是临沂的传统优势产业。金锣集团心系沂蒙父老乡亲,将众多农村养殖户纳入金锣产业链上游,成为金锣的“供应商”,既保证产品源头的安全,又反哺社会,源源不断为农民创造致富平台,使他们走上幸福的小康路。在当地农民心目中,“金锣”一度成为生活富足的代名词。

  “植根沂蒙沃土,践行沂蒙精神早已深入金锣企业血液中,成为金锣人的自觉行为。”金锣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在专注自身发展的同时,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合作养殖、物流、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助力“精准扶贫”,直接和间接地解决了约50万人的就业问题。

  翔宇集团:不忘本色 艰苦创业

  走进翔宇集团的公司展厅,可以看到复方益母胶囊、保心宁胶囊、感冒康胶囊、利巴韦林等一大批市面上的常见药、明星药。据公司展厅介绍人说,翔宇集团创建于1986年,历经五个阶段,四次转调,现已发展成为医药健康产业的现代化企业。

  “沂蒙精神是我们的根,红色基因是我们的魂。传承、弘扬沂蒙精神,是我们的责任担当。”谈起沂蒙精神,翔宇集团董事长林凡儒这样说。

  1986年,年轻的林凡儒来到临沂,租下了一个20平米的店面经营烟酒糖茶,由此拉开了翔宇集团发展的序幕。历经30余年发展,现已发展成为6000多名员工、年产值近百亿元的医药健康企业;从经营小商店到开拓防水材料市场,从进军汽车4S店到发展医药健康产业,无论哪个阶段,都浸透着林凡儒和所有翔宇人艰苦创业的品格。

  进入医药产业后,林凡儒带领翔宇人再次把艰苦创业精神发挥到极致,把几个濒临破产的小厂整合打造成中国医药双百强企业。如今的翔宇药业主要生产以复方红衣补血口服液、蒲苓盆炎康颗粒、香麻寒喘贴、布洛芬混悬液为代表的妇幼用药。

  公司先后设立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妇科用药新制剂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专利明星企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翔宇集团旗下的仁和堂医药连锁经过百余年发展,目前在山东、内蒙等地已有连锁药店近千家。

  “我是土生土长的临沂人,企业就是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发展壮大起来的,企业文化里流淌着红色血脉。”出门在外时,林凡儒总是自豪地这样告诉别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浸润到我们每一名员工的血脉里,为我们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国人服饰: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到底

  在国人服饰的展厅里,该企业董事长高新荣向前来参观人员展示着公司与优质上游链联合开发的“天衣无缝”产品。“俗话说‘无线不成衣’,但我们这款衬衣一根线都没有。”高新荣告诉记者,该款衣服采用压胶工艺,彻底突破了传统机针、缝纫线缝合衣片的局限。

  记者注意到,在展厅的各式男装中,大多领口、袖口等处都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服装是行走的文化,我们不断提升企业科研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推广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涵的国服‘新中装’,彰显新时代中国人的精气神,将传统文化辐射到全世界。”高新荣说,自创立之日起,国人服饰就在沂蒙精神的哺育下,坚守民族品牌定位,坚持品质优先,每一件衣服都精雕细琢,做成艺术品,缔造出国内服饰行业的“国人荣耀”,成为全国唯一一家,由中国服装协会、中国设计师协会颁发的“当代中华服饰研究基地”。

  在展厅里,多名参观者争先体验着国人服饰自主研发的3D量衣系统,工作人员介绍说:“只要站在量体仪器上转三圈,就可以精准测量出各项体表数据,据此定制服装。”

  正是企业一直秉承的工匠精神,国人服饰的企业效益跨越式提升,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百强、中国职业装50强、中国西服行业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中国服装行业十大著名品牌等一系列荣誉纷至沓来。

  “‘国人’不仅仅是个品牌,它还是一面旗帜,肩负着民族时尚产业发展的使命。需要用心去呵护它,让它成为亿万国人的骄傲,是我们的历史责任。”高新荣说。

  鲁南制药:弘扬时代楷模精神

  当记者走进鲁南制药集团的展览馆,看到这里不仅记录着鲁南制药的成长发展史,也记录着“时代楷模”、鲁南制药集团原董事长赵志全的先进事迹。

  “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发展就是后退、发展慢了也意味着倒退。”“学做业务首先要学会做人”……展馆墙上镌刻的赵志全生前的一些经典语录,展现了一个鲜活立体、时刻保持忧患意识的企业家形象。而赵志全带领企业发展的27年,不仅是鲁南制药的奋斗史,更是一部沂蒙精神的传承史。

  1982年,赵志全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一批毕业的大学生,在山东化工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当时的郯南制药厂工作。1987年,刚过而立之年的赵志全,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决定:承包经营郯南制药厂。这家濒临倒闭的小厂,是临沂首家“公开招标承包经营试点企业”。当时库存原料只能维持3天,账面净资产不过19万元,近乎一穷二白。

  面对这样一个濒临破产的烂摊子,有关领导说,“死马当活马医吧。行,皆大欢喜;不行,也无所谓”。职工们也说:“反正这个厂不行了,就让他试试吧”。在竞标现场,赵志全却石破天惊地提出了“用四年时间,实现产值1000万,利润120万”的承包方案。

  在赵志全的竞选报告《为振兴药厂而奋斗》中,他写下了铮铮誓言:“药厂需要改革,改革需要我们献身。”他也用尽一生践行了这个诺言。

  27年的艰难创业路,伴随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与折磨。

  “人,可以失去生命,但不可以失去信仰”。赵志全与癌症抗争的12年,正是鲁南制药发展最快的12年。12年中,鲁南制药先后有78个项目获得国家和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到2014年,公司已经拥有净资产60亿元,等于再造了32000个郯南制药厂。在掌管鲁南制药的27年里,赵志全不吝巨资投入科研,斩获近80项科技进步奖。

  2014年11月14日,赵志全病逝在办公桌前,手里握着批阅完的一份关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文件。弥留之际,赵志全立下遗嘱,将企业经营权全部移交给负责研发的副总经理张贵民,实现了中国民营企业罕见的无私交接。

  2019年8月27日,是鲁南制药集团发展史上的重要一刻:

  张贵民,在接任鲁南制药五年后,在集团公司党代会上全票当选为新一届党委书记。这是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面对鲁南制药未来的十年,他作了这样一个清晰的发展规划:“三年翻一番、十年过千亿”,即2028年,实现产值超过1000亿元,上缴税金超100亿。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