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新疆厘定出600千米长稀有金属成矿带
发布时间:2018/09/12 创新 浏览:1008
新疆昆仑—喀喇昆仑稀有金属资源潜力可以媲美四川西部稀有金属成矿区吗?9月10日,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305项目办公室(以下简称305项目办)的消息称,完全可以。
这一结论源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疆南部三地州优势矿产预测评价关键技术研究”的成果。日前,该项目通过科技部的验收。项目最大的亮点是厘定出一条600千米长的木吉—大红柳滩稀有金属成矿带,提出新疆昆仑—喀喇昆仑稀有金属资源潜力完全可以媲美四川西部稀有金属成矿区;研发了一套适用高寒地区的遥感技术与地面快速查证相结合的找矿靶区勘查评价技术体系;建立了南部三地州地质矿产数据库。
305项目办将南部三地州地质矿产数据库及专题图件122幅,免费赠送给三地州的地方政府,共享国家级项目科研创新成果。
新疆南部三地州是我国19个重要成矿带之一,资源潜力巨大,成矿条件优越。但由于基础地质工作薄弱,矿产勘查程度低,可供开发的矿产地少,严重制约了南疆矿业经济的发展。
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部会商确定由305项目办牵头,联合全国18家科研院所、高校、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承担了“新疆南部三地州优势矿产预测评价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项目实施3年来,查明了南部三地州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首次建立了南部三地州地质矿产数据库,预测大型矿集区3处,提交找矿靶区37处,提交了稀有金属、铅锌、铁、锰、金等一批科研预测资源量,新发现10余处矿产地。
据悉,已连续实施六个五年计划的305项目是自治区优势矿产资源转换战略的一项重大的科技先导工程,是国家较早实施的科技援疆项目,得益于科技援疆项目的长期支持,在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成矿预测、方法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1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