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报告显示: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新闻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20%,轻薄商务新选择!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一款高性能、轻便且价格亲民的笔记本电脑,无疑是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理想伙伴。小米R...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报告显示: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发布时间:2021/04/28 新闻 浏览:413

  4月2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此次发布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二次发布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第一,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改革成效进一步显现。自国家知识产权局2020年印发《关于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以来,各项改革举措持续推进,稳步见效。截至2020年底,发明专利和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分别压缩至20个月和14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压缩至4个月,提前完成国务院提出的商标审查周期压缩目标。专利、商标业务全部实现网上服务,专利、商标电子申请率分别达到98.8%和98.0%。试运行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初步实现知识产权业务“一网通办”。全国27个省(区、市)实现专利商标业务“一窗通办”。在专利费用减缴和专利代理机构执业许可审批等业务环节,探索实行告知承诺办理,进一步减轻当事人办事负担。各地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业务“一站式”服务,实现“最多跑一地”。第二,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202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先后印发《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备案实施办法》《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工作指引》,细化服务网点管理工作机制。截至2020年底,全国有27个省(区、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设立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机构,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91%,地市级综合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由23%增长至27%。稳步推进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建设,第三批34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机构)和第二批37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正式运行,启动第四批51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机构)的筹建。到目前为止,TISC机构(含筹建机构)达到102家,实现31个省级行政区域全覆盖,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达到60家,覆盖全国80%以上的省级行政区域。

  第三,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利用效能快速提升。202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更新完善《知识产权基础信息数据规范(试行2020版)》,发布《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利用指引》,明确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基础数据利用规范。截至2020年底,我局拥有国内外专利文献资源总量达到1.83亿条,涉及100多个国家、组织和地区。累计开放商标基本信息5100余万件,总下载用户60.8万人次。

  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明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统一公共服务标准,不断加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资源供给,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创新资源高效率配置、高效益运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