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technolog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新 > “猫脸”识别 监测野生大熊猫

新闻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20%,轻薄商务新选择!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一款高性能、轻便且价格亲民的笔记本电脑,无疑是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理想伙伴。小米R...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猫脸”识别 监测野生大熊猫

发布时间:2021/05/18 创新 浏览:429

  近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首次通过红外触发相机实时监测系统成功实时回传野生大熊猫影像,四天后同一点位再次记录到野生大熊猫。

  据悉,这是全国首次结合超短波传输和“猫脸”识别技术,实现荒野监测实况无线传输野生大熊猫视频。

  4月19日17时32分,一只成年野生大熊猫进入卧龙牛头山海拔约3200米左右区域时,一台红外触发相机记录下它在竹林中漫步的身影,与此同时在6公里外山下的卧龙管理局“数字卧龙”大厅,接收到系统提示拍到野生大熊猫的信号,工作人员通过远程视频下载,在大屏上清晰地看到传回的实况影像。4月23日17时09分,同一点位记录下另一只野生大熊猫离去的背影。

  “这是我们刚建的红外触发相机实时监测系统,还处于测试调试阶段,在牛头山区域架设了20余台超短波传输红外相机,安装的第三天便监测到野生大熊猫影像,此前在另一地点布设的20台相机已经陆续传回川金丝猴、豪猪、斑鸠、毛冠鹿等影像。”卧龙管理局副局长、科研保护负责人何廷美介绍,传统的红外触发相机,需要人工定期到林区提取存储数据,监测数据严重滞后,而这项新技术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能实时掌握动物活动情况,实时了解红外触发相机状态,保障各点位的有效监测,还有覆盖面广、监测点位多、太阳能供电等优点。

  据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卧龙管理局党委书记段兆刚说:“这次我们是通过‘猫脸’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发来的手机短信报告,第一时间得知拍摄到了野生大熊猫。‘猫脸’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在对大量卧龙大熊猫历史图片的学习后,能通过动物面部识别筛选出大熊猫。我们现在正训练它学习识别其他物种,经过大量的机器训练积累,慢慢提高它对物种识别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今后可以实现对卧龙所有野生动物进行识别,甚至可以通过局部画面识别物种,并对数据识别筛选分类入库,统计出一个区域内一段时间野生动物的活动情况,这样减少了后期花费大量时间人工进行整理,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据悉,2020年大熊猫国家公园在卧龙片区实施保护利用设施项目建设,开展“空天地一体化” 综合监测网络体系建设试点,并依托“大熊猫国家公园数字卧龙平台”新建的红外触发相机实时监测系统,通过建设无线通信基站发送超短波、微波,融合互联网技术即时获取红外相机拍摄的野生动物图片与视频,并利用AI算法对图片进行识别,通过大数据自动处理归类入库。未来将会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推动高质量的保护监测运行,高效率地处理监测大数据,进一步提升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科研水平和管理能力。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