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technolog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新 > 为视障人群铺设一条互联网“盲道”有多难?  借助QQ等工具,视障群体不断拓展网络使用能力,但信息无障碍仍是小众理念

新闻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20%,轻薄商务新选择!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一款高性能、轻便且价格亲民的笔记本电脑,无疑是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理想伙伴。小米R...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为视障人群铺设一条互联网“盲道”有多难?  借助QQ等工具,视障群体不断拓展网络使用能力,但信息无障碍仍是小众理念

发布时间:2021/05/21 创新 浏览:462

  在互联网世界里,王永不再是工号“14”的视障按摩技师。他听歌、聊天、购物、搞直播、追一部更新到三百多章的网络小说。

  手机自带的“读屏软件”,就像他的“盲杖”。王永将手机靠近耳朵,拇指在屏幕上飞快滑动,屏幕上的信息都得以被朗读。

  然而,读屏软件只能在部分App上使用。当下流行的不少App,有的不具备无障碍特性;有的声称具备,但并不实用——信息被译成“滴滴滴”的噪音,视障用户点击屏幕后听到的是大串数字乱码。

  5月16日是我国第31个全国助残日。中国残联公布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总数超过8500万。其中,像王永一样的视力障碍人士超过1700万人,且23.5%为30岁以下。此外,还有约1.5亿年龄65岁以上,存在不同程度视力障碍的老年人。

  改变视障人群在互联网世界里“寸步难行”的困境,修建互联网“盲道”显得十分必要。

  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秘书长杨骅介绍,十几年间,与他们合作开展无障碍优化的应用,已经扩展到60多个产品。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相比,这项“小众”事业还需要更多人的努力。

  在互联网中修起一条条“盲道”

  国内第一波互联网无障碍化热潮,可以追溯到十余年前。QQ是国内首批开展无障碍优化的产品之一,时任QQ空间技术总监的黄希彤参与其中。

  2009年,黄希彤无意中“撞”进深圳图书馆的盲人阅览室。那时的黄希彤逢人便问对方用不用邮箱和空间?视障者告诉他,没用过,因为用不了。另一句回复更加刺痛他,“我们找遍了中国,都找不到一个无障碍的国产邮箱。”

  黄希彤突然意识到,中国的互联网产品从未充分考虑视障人群。很快,在腾讯,QQ空间、QQ邮箱等产品,就开启了无障碍功能优化。

  有一段时间,王永悄悄半夜起床“偷菜”,也在这段时间结识了很多网友。到目前为止,他使用频率较高的工具还是QQ:通过声纹添加好友,在不同群聊里抢红包,发出“呲牙”“偷笑”或是自制的表情包;点进满是图片的QQ空间——在那里,腾讯AI LAB的人工智能算法不停运转,将图片翻译成一句简单明快的文字描述。

  王永和朋友们还解锁了“无比实用的新技能”——通过QQ的“图片文字提取”功能,将说明书、宣传单上的内容拍下来,准确地提取信息,他不再需要麻烦别人。还有朋友借此读取了常去饭馆的菜单,解锁了全部菜品,不用再因为害羞“只吃那几样菜”。

  2019年的《视障人士在线社交报告》显示,九成视障人士在生活中其实非常需要互联网。他们对QQ、微信等通讯类软件的需求高达99%,聊天时最爱发送“害羞”“得意”“抓狂”“委屈”等表情。

  腾讯QQ产品总监夏志勇介绍,QQ自2009年开始关注视障用户,手机QQ至今已实现了3000多个无障碍特性,每年发挥上亿次作用。

  “每个操作系统,每个手机机型的无障碍读屏功能,细节都不太一样。作为App开发方,我们要适配不同的机型、检查、确认,工作量很大。”夏志勇说。

  现今,因为逐渐发达的虚拟“盲道”,网购、点外卖、打车、订火车票、收寄快递、地图导航出行等大事小情,部分视障人士也可以通过手机解决。

  1年多前,王永还实现了人生第一次游戏体验。在腾讯天美工作室专门为盲人开发的游戏《长空暗影》里,他戴上耳机,通过导弹飞来的声音判断导弹的方向,并迅速滑动屏幕,控制自己的飞机不被击中。

  天美工作室一位制作人说,游戏得到了深圳市盲人协会的大量帮助,一步一步改掉很多“想当然”的设计。“在中国,视障人群非常庞大,平均每100人就有1人伴随严重的视力障碍,但现在对视障群体的关注度还普遍不高。”他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想要真正连接起这群“身边的陌生人”,亟须社会多方的参与。

  2013年,信息无障碍研究会、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微软(中国)共同发起了信息无障碍产品联盟,将企业、社会组织、学术机构的力量串联起来。

  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信息无障碍建设不再只是“政府该做的事情”。

  将无障碍化写进“产品基因”

  距离黄希彤的第一个无障碍优化产品已经过去了11年。回想起来,他觉得当初的“读屏版QQ农场”,虽然受到视障人士的欢迎,但不属于真正的无障碍产品,甚至是“错误的做法”。

  “无障碍专门版”看似重视视障群体,却暴露了这款App主程序本身存在的缺陷:先推出有缺陷的版本,待产品做大、成熟后再“补课”的逻辑。本质上,依旧是将视障用户视为锦上添花而已的“特殊需求”。

  “现在说无障碍化,绝不是做一个新产品,专门为视障人群做什么;而是原有的产品、基因,天生就该拥有这些功能。”黄希彤解释道,软件开发者们应该将App功能与读屏软件进行无障碍适配,融入日常开发、测试的环节。

  2013年,QQ决定重构底层架构。对于一个日活量几亿的产品,改动一丁点儿都要万分慎重。工程师团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将底层架构全面支持信息无障碍。

  转年,到了新版本发布前夕,开发团队就发现了无障碍的“致命bug”:新版QQ开屏时弹出的广告页面,其关闭按钮未设置可供读屏软件识别的焦点。这意味着视障用户可能无法准确关闭广告,被卡在入口。几个团队紧急展开合作。最终,给广告关闭按钮进行无障碍化,成了新版本处理的首个bug。

  一个无障碍缺陷几乎影响产品大版本的更新,黄希彤此前从未听说过。

  杨骅认为,这是企业无障碍化理念上的进步。她坦言,早期互联网产品的无障碍化,更多的是“打补丁”;现在则要逐步将无障碍特性“初始化到产品中”。

  信息无障碍仍是小众理念

  “这个产品里面,对于视障群体,哪个功能最重要?”专职信息无障碍多年,杨骅最怕问到这样的问题。

  “我们总会说,每个功能都很重要。视障朋友希望使用到的功能和正常用户一致,不想要被特殊对待。”杨骅坦言。

  尽管这些年来,信息无障碍建设一直在向前发展,但杨骅不得不承认,它至今仍是相对小众的理念,很多企业确实完全没有意识。她和同事必须花大量时间去做前期工作——告诉企业,做无障碍这件事情是必要的,而且该立刻就做。

  同时,目前国内大多数互联网产品在诞生之初,没有过考虑无障碍功能,部分相对成熟的产品试图补足早期的无障碍缺陷,相当于从最后一步向前倒推,只能做“修修补补”的工作,真正能实现体系化的产品则凤毛麟角。杨骅认为,信息无障碍无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多人会逐渐理解信息无障碍的必要。

  2021年3月1日,《信息技术互联网内容无障碍可访问性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个信息无障碍国家标准。铺设互联网“盲道”有了58项具体指标,可以用明确的技术要求来统一规范互联网产品和服务。

  “互联网要做的,是协助人与人连接,加强相互理解,解决信息不对称。视障人群是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要被连接的对象,那这就是一定要做的事情。”在夏志勇看来,想要系统地保障产品无障碍,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但归根到底又汇聚为一点:先统一团队认识,如何看待自己工作的本质。

  “众生平等。世界对每个人而言,都不该存在先天的障碍。无论这个世界是现实的,还是数字的。”黄希彤相信,这一天终究会实现。(记者薛园)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