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双11”背后的力量: 黑科技支撑市场繁荣而有序
发布时间:2018/11/21 新闻 浏览:962
2135亿元!这是天猫“双11”当日达成的数据,这个数字是世界人口的近30倍。
“双11”俨然由一个网络单身节变成了消费狂欢节。参与的商家还有京东、苏宁易购、国美、亚马逊中国等综合电商;社交电商平台拼多多、蘑菇街、有赞等,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网易考拉海购、寺库等,垂直平台贝贝网、宝宝树、蜜芽等,精品电商平台网易严选、小米有品等,生鲜新零售盒马生鲜、每日优鲜等以及生活服务平台飞猪、美团、携程等。
保守估计,参与这场盛会的电商平台不下100家,而参与的商家数量数不胜数,达成的交易额则有万亿元以上。“双11”已成为电商平台与传统企业融合的最大舞台。
通过10年的打造,“双11”已成为一个从贩卖打折商品变成贩卖消费的娱乐性与愉悦感的新型网络节日。
节日狂欢背后,新技术正在发挥巨大作用,不断推高各个电商平台达成新的成交数据,而黑科技的投运让这个节日变得繁荣而有序。
生物识别让支付更通畅
“再用密码支付就Out了”。蚂蚁金服提供的数据显示,密码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今年的“双11”当天,消费者通过生物信息完成支付的占比高达60.3%,创造了新的记录。相当于每10笔支付就有6笔通过指纹、人脸识别等方式完成。
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而让消费者改变这一支付习惯,不仅仅是因为密码输入过于繁琐、容易忘记等问题,更是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探索过程。
蚂蚁金服副首席技术官胡喜表示,每年的技术大考都在“倒逼”支付宝持续自主创新,他们已通过十年的努力,让这一新技术不仅服务着“双11”使其变成社会商业的基础设施,而且支付宝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已经100%实现了开放。
据了解,蚂蚁金服对生物认证技术的研究始于2012年,并于2015年将指纹支付应用于“双11”。此后,支付宝在登录、风控等环节上引入了人脸识别技术,并于2017年9月在肯德基餐厅实现刷脸支付商用。目前,支付宝的刷脸支付已应用于超市、便利店、药店等众多的线下零售场景。
蚂蚁金服对外开放的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今年也100%通过“双11”的验证。据悉,蚂蚁金服对外发布的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OceanBase2.0版本支撑了今年“双11”支付宝核心链路。该版本性能比去年提升了50%,这样交易、支付不用临时扩容,实现了“零成本”支撑大促。
“支付宝一直希望通过科技开放,让更多普通人享受到技术带来的美好和便利。”胡喜介绍,2015年以来,蚂蚁金服已经开放了包括分布式中间件、分布式数据库、区块链、生物识别在内的自主研发核心技术。
腾讯也于2015年6月开通了指纹支付功能,实现了产品交易的“秒付”。腾讯相关负责人表示,“指纹支付”具有惟一性、随身性、终身不变的特点,不仅能更进一步简化流程,并能提高支付的安全系数。
生物识别技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了支付的通畅化,也是今年“双11”交易数据暴增的主要原因。
大数据、人工智能
支撑智慧物流
在过去几年的“双11”狂欢过后,巨额的订单量甚至让一些公司瘫痪。
国家邮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双11”期间,全行业处理的邮件、快件业务量有望超过18.7亿件,最高日处理量是平日的3倍。那么,这一问题如何破解?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这些新技术纷纷应用到电商领域。
近年来,大型电商平台纷纷搭乘技术东风发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京东集团此前就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出了智能供应链体系。此次京东集团在“双11”大促期间,利用智能供应链体系,通过大数据模拟、仿真、优化,为商家制定最佳促销计划和供货计划。这一措施收到奇效,数据显示,在京东集团的“双11”大促期间,交易额突破1500亿元。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也提出了“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的概念。“这个系统建立在阿里自身高速发展的云计算数据之上,能够处理天猫‘双11’几何级数上升到海量计算的要求,为天猫‘双11’消费行为顺利进行提供底层技术保障。”
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还在催生智慧物流。来自菜鸟网络的数据显示,在“双11”之前,菜鸟网络“智慧物流大脑”通过大数据预测,将更符合农村地区购买习惯的家电、农资农具等爆款,提前下沉至菜鸟县城仓库,帮助商家缩短商品在途时间,实现50%当日达、99%次日达的高效配送。
此外,菜鸟网络还对包裹实现了数字化,建立了自动化流水线分拨中心、智能仓等,加速包裹分发流程。这一措施也在今年取得了较好效果。据了解,前些年“双11”当日下单的货,有时要一个星期左右才能收到,如今大多只要1-3天就能收到了。
在包裹送达的“最后一公里”上,各种智能快递柜也帮助快递小哥快速将包裹送达出去。目前,在各个城市的小区中,快递小哥在智能快递柜面前,只要通过扫码、开柜、存放3个动作就能把成百上千个快递包裹存放在智能快递柜中。不久之后,一条信息便会自动发送到收件人的手机上,省去了收件人因不在家无人接收等问题,提高了送货效率。
同时,智能机器人也开始走上前台。据了解,在无锡菜鸟未来园区,700个机器人正夜以继日地分拣来自全国的快递包裹;以往海量包裹往往造成快递“堵车”,菜鸟日前推出“四位一体”的人机协同方案,通过菜鸟物流客服AI大脑,菜鸟小二、天猫小二、快递公司和商家客服共计120万人将在线协同解决这一难题,让快递更快。
在快递末端配送方面,无人机开始大显身手。“双11”期间,京东无人机已在江苏、陕西等6个省份开展常态化运营。为了让无人机配送覆盖更多边远地区的消费者,京东自主培养的无人机飞服师已超过500名,配送距离超12万公里。明年京东还将在江苏试运营无人机跨城配送服务,载重量最高可达200公斤。
上一篇: 苏州高新区:绣一幅高品质的城市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