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industr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 > “探月俱乐部”60年来不断扩容

新闻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20%,轻薄商务新选择!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一款高性能、轻便且价格亲民的笔记本电脑,无疑是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理想伙伴。小米R...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探月俱乐部”60年来不断扩容

发布时间:2019/03/07 产业 浏览:678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是人类开展深空探测活动的第一站。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从1959年至2017年年底,人类共发射了132个月球探测器,探测成功率约为50%。
1959年1月2日,苏联率先拉开了人类探月的序幕。经历了“月球计划”三次任务失败后,他们终于成功发射“月球一号”,从大约6000公里外掠过月球,成为人类首个飞越月球的探测器。同年9月,苏联发射了“月球二号”,成为世界首个在月球表面硬着陆的航天器。
到1976年,苏联先后发射了24个“月球”系列探测器,开展了巡视探测、采样返回等活动。除了多次无人探月活动,苏联于1962年启动了载人绕月/登月计划。但他们的航天技术发展开始力不从心,经历一连串惨痛失利后,其载人登月计划最终未能实现。
在探月竞赛早期一直处于下风的美国,实施过“先驱者”“徘徊者”“勘察者”“月球轨道器”“探险者”等探月计划,到阿波罗计划实现载人登月时,完成了对苏联的反超。
1962年,NASA完成了“土星”重型火箭的设计,并对登月轨道进行了研究。1965年至1966年,美国从“双子座”载人飞行、勘察者计划、月球轨道器计划中掌握了载人空间飞行、空间对接、轨道机动、月面登陆等关键技术,为登月储备了大量数据。1968年,“阿波罗8号”完成首次绕月飞行;1969年,“阿波罗10号”完成载人登月前的最后一次载人飞行任务。
美国东部时间1969年7月20日22时56分,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爬下“阿波罗11号”的舷梯,在月球表面踩下了深深的印记。此后三年,美国共完成6次载人登月,将12名航天员送上月球,带回约382公斤月球样品,获取了大量科学数据。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美苏月球竞争热潮逐渐冷却,全世界进入了研究探月意义的冷静思考阶段。直到1990年,日本发射“飞天号”探测器,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探月国家。
进入21世纪,欧洲、中国、印度先后跻身“探月俱乐部”,美国、日本也数次进行了月球探索。未来几年,人类还将开展多次探月活动。除了我国年内有望实施的嫦娥五号任务,印度计划2019年发射“月船二号”,日本计划2020年发射“月球调查智能着陆器”,美国、俄罗斯也宣称要载人重返月球。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