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来自2018金融街论坛的观察

新闻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20%,轻薄商务新选择!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一款高性能、轻便且价格亲民的笔记本电脑,无疑是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理想伙伴。小米R...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来自2018金融街论坛的观察

发布时间:2018/05/31 财经 浏览:830

 
1
 
中国经济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金融业如何为实体经济做好服务?在近日举行的有着“中国金融改革发展风向标”之称的金融街论坛上,来自政府部门、金融市场、高校等的与会人士共议金融改革开放,为金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如何让金融活水更多、更好地流入实体经济?
“金融业应紧密结合实体经济,把握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说,金融机构应该与企业做好沟通,全面了解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和困难所在,保障融资渠道畅通。
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银行保险业要着力服务于国家重点战略、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和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用好信贷增量,盘活资金存量,优化信贷投向;发挥好保险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提升农业、养老、健康等领域的保险供给能力;还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着力解决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的融资难题。
服务好实体经济,需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需要不断扩大资本市场优质供给。”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李辉说,深交所将丰富筹资形式,拓宽融资渠道,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公司债,特别是双创债以及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工具,不断做大做强。
防风险是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
“防范金融风险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说,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必须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核心就是通过改革的方式改善市场环境,提高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论坛上,金融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负责人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方面,都提出了具体举措。
黄洪说,银行保险业要稳步推进风险防范工作,坚持治标和治本两手抓。治标就是要集中力量,优先处理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问题;治本则是要在健全股权管理和公司治理等关键制度,加强银行和保险产品监管等方面有新突破。
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表示,将持续加强交易所一线监管,大力推进账户实名制,全面强化市场主体监管,保持稽查执法高压态势,严厉查处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
“互联网时代,一些金融活动容易突破地域限制,积聚风险。”北京市市长陈吉宁说,要创新监管技术与方法,发挥好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在金融监管当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地方金融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金融监管能力要与开放程度相匹配
今年以来,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开放举措连连。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开放正有序推进,一些政策已经落地。
“金融业进一步开放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说,在开放的过程中要重视防范金融风险,使金融监管能力与开放程度相匹配。一方面要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补齐金融管理短板,做好政策配套,健全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总结经验,提高监管能力,培养监管人才。
易纲表示,金融管理部门要加强依法监管,要坚持金融业务持牌经营。只有在监管到位的情况下,金融开放才能够起到促改革、促发展的作用。
银保监会业务创新监管部门负责人李文红说,为适应金融业开放要求,银保监会将按照立法程序启动对相关法规的修改。同时,还将完善配套监管制度和风险防控机制,确保监管能力与开放水平相适应。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