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今年将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成因 与治理领域科技攻关
发布时间:2019/04/23 产业 浏览:620
在21日举行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介绍,2019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将提高到79.4%,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同比下降2%,将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成因与治理、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重点领域科技攻关。
按照环境保护法规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安排,受国务院委托,李干杰就2018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报告。
李干杰介绍,2018年,生态环境保护9项约束性指标年度目标全部完成,达到“十三五”规划序时进度要求。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79.3%,好于年度目标0.3个百分点。
但他同时表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面临多重挑战: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地方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劲头有所松动,将经济下行压力简单归结于环境监管过严的模糊认识有所抬头,放松环境监管的风险有所增加;环境治理越来越要啃硬骨头,一些问题解决的难度在加大。部分地区仍对传统产业存在路径依赖,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生态环境风险依然较高,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地方、有的领域环境治理基础薄弱,工作难度较大,一些地方农村人居环境仍然存在“脏乱差”现象;生态环境队伍薄弱,尤其是基层专业人员缺乏,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还不稳固,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较大,需要用更多更大的减排量抵消不利气象条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李干杰说,今年将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强化监测数据质量管理。加快推动环境质量不达标地区依法制定和落实限期达标规划。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配套制度、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研究、评估和制修订。
上一篇: 中国需要怎样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
下一篇: 咱家用上了“手机菜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