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新型微针药膜可显著提高药物疗效
发布时间:2019/09/02 产业 浏览:578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日前研发出一款新型微针药膜,可应用于癌症、艾滋病、登革热等多种疾病疫苗的给药。这种新科技不仅具有无痛、安全、快速自己给药等优势,还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疗效。
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系主任葆拉·哈蒙德日前在美国圣迭戈举行的2019年美国化学学会年会上,展示了其团队研发的微针技术以及其应用于癌症疫苗给药的最新进展。
据介绍,这种微针药膜运用了静电逐层自组装方法,在微针表面上逐层吸附正负电荷交替的合成聚合物材料或蛋白质/核酸药物,进而形成微米级药膜。研究人员合成了一种对酸碱度敏感的嵌段共聚物,置其于药膜底层,其电荷在自组装时为正,以便吸附相邻的负电分子层;当微针刺入皮肤接触到组织间液后该共聚物电荷转变为负,通过静电排斥使药膜迅速脱离微针进入表皮,给药过程在1分钟内完成。研究论文发表在美国《美国化学学会·纳米》期刊上。
论文第一作者、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何彦璞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这种微针药膜技术可以使药物疗效缓慢释放,持续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比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的药物疗效有明显提升。
小鼠免疫试验结果显示,微针药膜治疗产生的血清抗体水平是肌内注射的9倍,是皮下注射的160倍。
葆拉·哈蒙德告诉新华社记者,这种新技术目前正在做小鼠的皮肤癌疫苗实验,下一步将在灵长类动物身上测试,然后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预计3至5年可以进入市场。这一方法未来有望用于癌症、艾滋病、登革热等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上一篇: 中国研究人员研发出修复牙釉质的新材料
下一篇: 施工沉降不超两支笔芯直径,他们这样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