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金融开放连续大招释放了什么信号?
发布时间:2019/10/22 财经 浏览:482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全面取消在华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业务范围限制,落实好新修改的外资银行和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在多位金融业内人士看来,近期金融开放连放大招,彰显着中国在经济稳健发展支撑下,与全球投资者互利共赢的信心,加快融入全球金融市场的决心。
取消QFII和RQFII额度限制、取消券商等外资股比限制时点明确、进一步放宽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准入条件、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一系列金融开放大招背后有着诸多值得关注的信号。
信号一:在全球经济发展、自由贸易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中国“以我为主”的开放进程不仅没有停滞,反而在加速。体现在金融领域,“全方位、立体式”的开放格局愈加清晰。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李表示,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国金融领域开放的速度、力度、深度有目共睹,“这种决心为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正能量。”从近年来的开放历程看,无论是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具体行业的开放,还是从便利外资流入、取消放宽多种准入条件和额度限制,中国金融业的开放格局日益完整。
信号二:随着全球投资者和境外金融机构的不断进入,市场各参与方的类型也将不断增多,中国金融市场的生态将更加多元丰富。可以预见,中国金融业将在竞争合作的过程中不断“修炼内功”,提升自身竞争力,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这也意味着能享受的金融服务将进一步提升。
“我国金融市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金融机构也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对外资有很强的吸引力。未来,随着外资在我国金融机构中的股比提高,境外成熟市场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将在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融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韩乾说,这有利于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信号三:随着中国金融业开放步伐的加速,金融市场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将不断进行,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金融市场制度建设的进步速度或超预期。
在陈李看来,全球资本的流动需要相应的制度安排,从金融开放步伐已经可以看出我国正通过不断的市场化改革来呼应这些需求,探索于多方有利的机制。这在金融产品品种的开放、交易规则的变化、注册制的试点探索等都有着明显体现。未来,为了适应金融开放的节奏,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力度值得期待。
上一篇: 银保监会:强化中小金融机构名单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