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technolog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新 > 新技术提升肺癌筛查精准度

新闻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20%,轻薄商务新选择!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一款高性能、轻便且价格亲民的笔记本电脑,无疑是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理想伙伴。小米R...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新技术提升肺癌筛查精准度

发布时间:2019/11/01 创新 浏览:529

来自国家数据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肺癌发病人数在七八十万左右,肺癌在中国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实现早诊早治是许多专家的共同建议。近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九届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中国控烟与肺癌防治、肺癌筛查早诊早治、肺癌规范临床诊疗这一主题,分别从我国城市肺癌筛查进展、肺癌流行趋势、吸烟与女性肺癌、中国城市全面无烟法规标准、社会共治控烟等领域进行了学术交流,旨在推动我国控烟与肺癌防治事业和肺癌规范化临床诊疗的进步与发展。
肿瘤基因图谱肺癌课题启动
论坛上,《中国肿瘤基因图谱计划》肺癌课题项目宣布启动,该项目由国家人类遗传资源中心组织,由具有肿瘤单病种临床诊疗特色的医院与高新技术企业协作,共同绘制中国肺癌基因图谱,为建立标准化的肿瘤多基因检测提供科学依据,使得更多肿瘤患者获益于肿瘤精准医疗技术的进步。
作为肺癌课题负责人,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表示,为达到基于精准医疗的肿瘤早诊早治,需要研发新的药物和新的技术,收集中国人群验证数据,《中国肿瘤基因图谱计划》可以为我国肺癌防控提供精准医学的数据支持。它将依托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人类遗传资源共享及整合的相关工作,将邀请全国50余家大型医院参与项目。
肺癌基因图谱已有相关报道,例如美国的肿瘤基因图谱计划项目。但由于东西方人群存在种族差异,导致肺癌基因图谱也会存在着不同,以西方人群为基础的数据库指导中国人群的肿瘤诊疗会有偏差。《中国肿瘤基因图谱计划》肺癌课题,将以多中心合作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招募肺癌患者,旨在绘制中国肺癌基因图谱,为建立标准化的检测分析流程提供科学依据,探寻中国人群肺癌靶向、免疫治疗疗效、预后分子标志物。
肺癌抗体血液检测提高精准度
随着筛查诊断技术不断进步,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胸外科手术中,60%至70%的肺癌患者是首次胸部CT检查时发现的肺部小结节、也就是在患病早期即被筛查出来。
目前,临床上已经在利用液体活检新技术“7种肺癌自身抗体检测”提升筛查精准度。该检测已经在全国25个省市开展,并进入了江苏医保,浙江、上海、黑龙江、广东等省市医保已处于论证阶段。
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主任胡坚表示,对于改善肺癌愈后的根本措施,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早诊早治,而早诊早治最重要的阶段就是筛查,即亚健康和隐性早期病人的筛查,筛查策略的选择意味着患者能否得到早诊早治。
与以往60%至70%患者术后已是晚期肺癌,到现在 60%至70%的患者为首次胸部CT检查时发现的肺部小结节,相关技术手段在不断进步。哪些小结节需要干预,哪些只需要定期复查,需要更为精准的检测手段来辅助。
相关专家介绍,以往的液体活检只是检测血液,目前可以通过检测肺癌的7种抗体、痰端粒酶甚至尿液、胸水、脑脊液、心包积液等发现肿瘤的痕迹,辅助医生把需要干预的肺结节患者筛查出来。对于8毫米以下的结节、8毫米到20毫米之间的肺部结节,有接近90%阳性准确率,对辅助临床医生判断肺部结节是否有侵袭性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运用人工智能锁定肺结节
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虽然起步晚,但已取得很好的成绩。国家癌症中心目前已在20个省份、42个城市,筛选出了2000多例疑似早期肺癌。就肺小结节而言,在确定不了肺结节性质的时候进行定期随访,可以有助于明确其性质。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教授谭锋维表示,并非所有肺小结节都是肺癌,90%以上肺结节都是良性结节。临床需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液体活检技术包括肺癌自身抗体等新型生物指标,锁定哪些肺结节是“高危”结节,哪些肺结节需要医疗干预,一方面避免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另一方面减少漏诊误诊。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主任马海涛说,临床评估肺结节,一定要结合液体活检生物特性,影像学与生物学双向评估。
专家表示,评估肿瘤需要宏观与微观双向评估。肺癌自身抗体新型血液指标在欧美临床用于评估肺结节已较为普遍,解读肺癌自身抗体指标要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着眼。
专家指出,肺癌自身血清抗体7项反映的是肿瘤细胞的变化趋势,阳性代表肿瘤细胞增值、恶变趋势明显,阴性代表肿瘤阶段性惰性或休眠生物特性,没有激发肿瘤免疫应答;影像学CT反映的是某一个时间点累计肿瘤细胞变化的结果。随着肺癌筛查的普及和治疗手段的发展,中国肺癌患者的存活期将远超5年,而针对早期肺癌患者就需要考虑10年生存,甚至要考虑20年生存。
链接
癌症防控重在“早”
当前,全球癌症高发。世界卫生组织曾发文指出,40%以上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癌症死亡率的关键。可见,“早”对于癌症防控来说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早发现,进而实现早诊、早治呢?专家表示,新技术检测有效助力我国癌症筛查的提高。如诺辉健康最新的科研成果宫证清,它是全球首个尿液HPV 检测产品,让宫颈癌居家筛查变得更简单、更隐私。常卫清则是一种用于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非侵入性、无创无痛粪便基因检测技术,专为亚洲人群研发,临床研究证实其对结直肠癌的检测灵敏度高达92%。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