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协同让三地医疗更“智慧”
发布时间:2019/12/17 产业 浏览:457
共建医学影像AI中心,引入辅助诊疗方案……近日,北京平谷区卫生健康委与津冀4家医院签订协议,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基层医院诊断水平整体提升。
科技改变生活,也在悄然推动医疗产业进步。过去,患者在影像科拍片,医生对复杂影像进行分析诊断,整个过程最快也要半小时。采用人工智能技术,重建三维影像、定位病灶,仅需几分钟,其辅助诊断水准相当于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生。如今,有“AI医生”坐诊的平谷医院借助“区办市管”模式,为签约医院免费部署人工智能终端,将优势医疗卫生资源直接输送到津冀,让科技成果在更大范围内共享。
医疗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然而,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一直是三地医疗面临的尴尬。北京有先进技术资源和专家配备,但设备和医生往往高负荷运转,无法完全满足病患需求。巨大的虹吸效应又让津冀不少基层医院难以发挥应有作用。问题摆在眼前,破局仍在协同。从接收医务人员进京进修,带动当地医疗水平提升;到在津冀建立试点单位,与北京优质医疗机构合作;再到以人工智能和模拟医院解决基层临床问题,实现健康扶贫……这一系列重要举措,实现了医疗资源有效利用,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当然,资源共享只是医疗协同的一个层面,切实填平医疗洼地、打通就医壁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拿人工智能诊断病情来说,技术的确可以实现快速诊断,但让所有患者信任这种方式,绝非朝夕之功;而有了精准诊断结果后,基层医院是否有能力快速进行治疗,也是必须要正视的问题。类似情况还有待管理部门多动脑筋,系统施策。比如,为医疗人员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建立一定标准,加强科普打消患者顾虑……总之,多措并举、“软硬”兼施,一定能进一步激活协同效能,让三地人民享受到更为“智慧”的医疗。
科技赋能医疗,协同助力共赢。期待各方拿出更多创意和政策,三地民生保障网必将越织越密。
上一篇: 百合股份旗下“鸿洋神”火力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