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1至11月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超210亿元
发布时间:2020/01/02 产业 浏览:521
记者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获悉,2019年1至11月,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超210亿元,累计超990亿元。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深入推进。一批知名企业和机构入驻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等创新平台成效初显,科技创新园区链加快形成。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累计超8000家。
2019年,北京积极推进与津冀产业对接协作,上下游衔接的产业链加快构建。京煤曹妃甸制造基地竣工投产,首钢京唐二期项目进行试生产。阿里张北云联数据中心等5个数据中心投入运营。2019年1至11月,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新增注册企业400余家,自挂牌以来累计新增注册企业1300余家。
中关村管委会与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签订建设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合作协议,推进产业集聚与协同布局。碧水源等12家中关村企业入驻雄安中关村科技产业基地。首发集团、北京环卫集团等10余家北京市属国企参与支持雄安新区建设。
2020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节点之年。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高质量完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任务。
上一篇: 云南:数字化让方志资源“活起来”
下一篇: 澳科大学者获中国新锐科技人物突出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