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产业创新首次成为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贡献最大指标
发布时间:2020/02/01 产业 浏览:522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的《2019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报告》指出,2019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保持总体平稳、转型加快的运行态势,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总得分119.12,比上年上升4.06个分值,继续呈现平稳提升态势。
值得关注的是,其中,对指数增长贡献最大的指标首次从产业发展规模转变为产业创新指标,对总指数分值上升贡献率高达90%,表明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开始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产业发展进入“通过重研发,从低价值环节向高价值环节实质突破”的新阶段。
作为全球消费电子制造中心,截至目前,我国手机、计算机和彩电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90%、90%和70%以上,同时2018年通信系统设备制造业收入同比增长14.6%,比全球同类行业收入增速高15.7个百分点,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0.7%,比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增速高4.8个百分点。在我国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形势下,2018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仍高出工业6.9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占工业比例超过12%,较上年提升1.1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电子信息制造业作为技术创新驱动型产业,面临从当前4G向5G切换的关键期,加大研发投入已成企业共识,2018年全行业研发经费增长14%,2018年企业研发人员持续增加,行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为55.26万人年,比上年增长21%。与此同时,新产品收入占比不断提升,产业供给初显高质量发展态势。2018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新产品收入规模超4万亿元,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44%。据统计,电子信息制造业新产品的开发方向有两类:一类是融合人工智能属性的产品,以可穿戴、智能车载设备、无人机和服务机器人等智能消费设备为典型产品,近几年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18年已超过2200亿元;另一类是细分领域的技术升级产品,如集成电路工艺升级、显示面板分辨率和柔性程度升级等。
上一篇: 用特色产业闯出一条脱贫路
下一篇: “中国柠都”安岳托起“千亿”农产业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