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industr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 > 母婴店歇业引发的产业链考验:做好了熬半年的准备

新闻

皇派门窗官宣成为亚奥理事会官方门窗合作伙伴,传递出哪些方向? 皇派门窗官宣成为亚奥理事会官方门窗合作伙伴,传...

2024年4月20日,皇派门窗与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以下简称亚奥理事会)举行签约仪式,并正式对外官宣成为...

  • 皇派门窗品牌战略盛大发布:解密高端隔音门窗如何...

    4月16日,皇派门窗416品牌日如约而至。自2007年品牌创立,随后将“高端隔音门窗”作为品牌定位,皇派门窗从噪音污染的现实困扰切入,积极回应家居品质升级释放的“安静”需求,通过持续的产品迭代和品牌升级,在隔音...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母婴店歇业引发的产业链考验:做好了熬半年的准备

发布时间:2020/02/06 产业 浏览:397

2月3日这一天,李斌总共接到了四单线上生意,客户来自南京、广西百色、江西和广东,四个地方的客户不约而同地希望李斌能够想办法,以最快的方式将孩子急需的奶粉、纸尿裤送到手中,不过遗憾的是,几个快递公司给到李斌的反馈依然是“暂时无法接单”,这四单生意就这么黄了。
家住福建晋江的李斌在当地经营着两家母婴零售店,受疫情影响,门店无法正常营业,李斌把生意转移到了自己的手机上,客户买东西微信沟通,离得近的他送货上门、离得远的联系快递,能寄则寄,不能寄则作罢。过去的10多天,李斌的生意几乎停滞。
截至2月3日当天24时,福建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认病例194例,其中李斌所在的晋江市就有15例,是整个泉州市中确诊病例最多的县级市。在此疫情之下,李斌想的是“保命最重要”。关了店、呆在家里、偶尔接些单子、顺便做做更长远的打算。
李斌的母婴店只是全国25万多家终端门店的缩影。根据多个经销商和品牌方的反馈,在疫情期间,绝大多数母婴店处于暂停营业或半营业状态。
零售终端的非正常营业,牵出来了整条零售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不同遭遇。零售门店供应商一边正在面临终端不活跃带来的回款停滞、一边是货款压在品牌方处却拿不到货,只能消耗库存的压力;品牌方们则扛起了新货生产不出来、旧货又流通不起来,但是成本消耗一天都不少的重负。
零售店、供货商、品牌方,各有各的难处,虽被一条绳子拴在了一起,却也难抱团取暖。“这个时候了,谁又能让谁退一步呢?只有各自奔命,看谁能坚持熬过去了,”李斌说。
“库存最多能撑20天”
疫情打得李斌一个措手不及,最让他焦虑的是万一交通运输短时期内难恢复,他的货还能撑多久,虽然特殊时期库存消耗极其缓慢,但是他必须要未雨绸缪。“实在不行就换供应商喽,谁能送到货就用谁,这时候就不能太计较成本,反正这两个月是赔本无疑了。”
李斌口中的“换供应商”是王焕卫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王焕卫是浙江嘉兴一家商贸公司的负责人,他经营的公司代理着多品类的母婴用品,服务的客户多达300多家零售门店。入冬到次年的4月是生意旺季,每月两百多万元的收入,通常是淡季的一倍。可是这个春节受到下游零售店不能正常营业影响,旺季变成了绝对的淡季。
“我隔两天就问管委会咨询疫情什么时候能过去,感觉他们的消息会比我灵通一些,可是谁也不知道答案,现在真的很心慌。”
三个方面的问题最让王焕卫头疼。第一是运输。“现在打电话要货的都是刚需,比如奶粉没了,不是着急的事儿客户也不会折腾,我已经开车送货八天了,每天都要过各个交通关卡,谁也不会因为你送的是孩子急需的口粮而放行,我只能把货物送到交通管制点,让客户自己来取,远一点的村镇就送不了了。”
因为交通运输不通畅的问题,商贸公司被卡在了中间,货物下不到零售店、品牌方的货又送不到自己手里,这导致只能消耗库存。王焕卫介绍,一些畅销品的库存备货通常为一个月,他向品牌方提前打一个月的货款,对方才会发一个月的货物。2020年开年,王焕卫就把1月的货款打到了品牌方的账户,但是货却还没送到位就被拦在了半路。“仓库的货最多能撑20天,这之后还补不进来就只能回家歇业。”
同为供应商的张同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库存真的得省着用”。2月4日,张同的客户向他预订了一百箱货物,但是他算来算去,只给到了客户一半,一方面是逐渐见底的库存让他不得不节省着过日子,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快递成本的考虑,特殊时期,寄送一箱货物的成本是平日的三倍。
成本是王焕卫和张同共同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十多位员工的工资福利、房租、日常损耗等让他们二人每月都要拿出15-20万元不等的固定支出。再加上终端门店的回款要不回来,让本对现金流要求很高的商贸公司一时捉襟见肘。
“不可能要求客户和品牌方为我承担什么,各有各的难处,我现在只能把时间预估拉长一点,也做好了半年的准备来应对疫情影响。”张同这几日与同行们聊天约定,要把存款先拿出来,手里得有钱应对。
“动销和回款没了,这是我们的命脉”
事实上,王焕卫和张同的现实困难已经被反馈到了品牌方处。这是华东一家乳制品生产企业。本就打算初四(1月28日)开工的他们,因为工厂要求停工而错过了本该开足马力的“生产突击月”。
该企业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按照企业的惯例,为了保证产品最新的货龄,1月和2月通常是全年计划生产量最高的月份之一,要把上一年12月的一部分生产量任务转移到年初。可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们的计划,刨去春节正常放假之外,工厂已经计划外停工近10天了。
“好在库存还有一些,”该负责人称暂且还没来得及评估停工的影响,经销商们无法正常收货的问题已经让全公司上下忙活不停。“初六(1月30日)我们的货物就已经达到物流公司的仓库了,可是在仓库放了两天,对方却告诉我们发不出去。”面对一单一单发不出去的货,该负责人只能吩咐储运部与物流公司保持密切的沟通,除此再无其它应对之策。
经销商的货送不出去就意味着下一批产品的回款不知何时才能到手。“经销商不进货、不回款,对于我们来说动销和回款就是命脉,现在显然大家都在家里,终端只有刚性的需求,交易的活跃度完全下来了。”
没有回款,但是核心成本却还要支出。“我们也要给原料方付钱,给员工发工资,但是还没到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这是下一步更升级的问题了。”该负责人只称:“啥时候工厂复工了再讨论吧!”说罢,他给记者转来了一则新闻——《上海市出台减负政策,减轻企业受疫情影响》。
2月3日,针对此次疫情,上海市发布了企业减负的相关政策,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推迟调整社保缴费基数、延长社会保险缴费期、实施培训费补贴政策。“这对我们中小企业肯定是利好,更是一种心理安慰”,该负责人说。
可是张同却没有等来好消息。作为当地规范企业的代表,张同和商务局、统计局等单位有着密切的互动,但是他到现在也没得到针对疫情期间的具体扶持政策的消息,“最希望的还是税费的减免,帮助我们缓解压力”。
王焕卫这几天考虑要不要和当地银行联系,以应对资金的不时之需。“以前都是银行追着问要不要贷款,商贸公司一年好几千万的流水,他们愿意给我贷款,可是我的利润本来就薄,考虑到利息成本我很少做贷款,但是这一次我可能要主动出击了。”
王焕卫所在的浙江省在2月5日也出台了17条政策意见,以帮助小微企业度过疫情难关。其中一条就提到,降低融资成本,综合运用各项措施,为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放贷资金,力争普惠小微贷款综合融资成本降低0.5个百分点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