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植物涩味化合物代谢 关键基因首次被发现
发布时间:2020/02/25 产业 浏览:522
记者从安徽农业大学获悉,该校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夏涛课题组,首次从植物体内发现并鉴定了参与植物单宁化合物降解的单宁酰基水解酶(Tannase,TA)基因。该项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植物学权威学术期刊《新植物学家》上。
植物单宁是植物界普遍存在的酚类化合物,是植物在生存适应过程中为了抵御病毒、菌类等微生物或环境的胁迫而形成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它们广泛积累于茶叶、水果、蔬菜等各种植物性食品中,是决定涩味的主要化合物。长期以来,有关控制植物单宁化合物的合成及水解途径的关键基因尚不清楚,成为国内外植物界高度关注的研究热点。
课题组经过十余年的潜心研究,利用多种酶纯化手段结合质谱分析,从茶树中分离纯化鉴定了茶树单宁酶,并有针对性地从茶树中纯化该酶,对候选基因进行逐一功能验证,最终找到单宁酰基水解酶,确定了编码该酶的基因序列。
进一步分析表明,单宁酰基水解酶属于单宁酰基水解酶家族,该家族酶普遍存在于柿子、葡萄、草莓等富含单宁的植物中;通过基因功能验证证实它们参与涩味化合物酯型儿茶素、没食子单宁和鞣花单宁的代谢;进化证据表明,编码这些蛋白质的单宁酶基因家族不同于微生物单宁酶基因,在植物中具有独立的系统进化起源。
据夏涛介绍,植物单宁酶基因的鉴定发现,为茶树、柿子、葡萄、草莓等富含单宁化合物的作物品质调控和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茶树中的多酚类物质(酯型儿茶素)能够抗氧化、抗肿瘤,但如果含量过多,就导致茶叶很涩,影响风味,现在通过分子辅助育种的方式,可以选育适量酯型儿茶素含量的茶树,让茶既能风味品质好,又具有保健作用。”夏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