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成都AI抗疫正在发力
发布时间:2020/03/19 创新 浏览:383
日前,旨在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基建”正成为新的风口。作为成都“新基建”中人工智能的重要一极,3月16日记者在位于成都高新区的AI创新中心看到,该园区聚集了数十家人工智能企业和研发中心,他们充分利用自身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研发多项“黑科技”助力疫情智能化防控。
AI创新中心内一家产业研究院搭建的基于弹性切片的5G SA(独立组网)智慧医疗专网,正应用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该院在隔离病房率先启用移动查房车,医护人员只需将5G移动查房车推入隔离病房,医生就能通过切片的5G网络同医护人员及病人进行高清视频对话,详细了解隔离区内病人状态,对医护人员进行远程救护指导。
在抗疫后方,人工智能、5G等技术在交通智慧防疫、区域消毒、宣教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疫情期间,各城市地铁及交通枢纽都要求乘客实名登记,且测量体温后才能入站,由此便带来地铁入口在高峰期人群堆积的问题,造成防疫隐患。疫情发生后,AI创新中心一家创新企业第一时间组建研发团队,在48小时内开发出“智惠行小助手”工具,实现非接触式登记、实名信息倒查溯源等功能。同时,通过远红外温度采集检测+人脸识别(支持戴口罩人脸识别)+定位信息的交通防疫AI追踪溯源系统,实现温度检测与身份识别关联,将地铁乘客平均入站时间由5分钟降为5秒。
“我们将实名身份、健康信息、位置信息数据进行融合,通过人工智能+数据溯源+匹配检索技术,实现‘实名实人、一人一档一脸一证一温’管控与全过程记录,有效落实人员信息融合管控。”团队研发人员介绍。
“戴上口罩,注意防范!”无人机在疫情期间成为各地防疫宣传利器,大喇叭声音从天而降,大片范围内听得一清二楚,宣教效果立竿见影。除了喊话宣传,疫情也催生出无人机更多应用场景,像喷药消杀、热成像测温等,都为疫情防控助力。“我们奋战在乡村街道,通过新技术把最新的防疫政策传递给每位乡亲,为的就是早日战胜病毒,恢复正常和谐的生活。”某产业研究院无人机团队成员刘东说。
(责任编辑:韩梦晨)
上一篇: 科技战“疫”,这些重庆人交出优秀答卷
下一篇: 忆阻器存算一体系统实现低能耗类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