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下线5万台P7后,何小鹏放了狠话:年底月交付量达到1.5万!
发布时间:2021/08/28 新闻 浏览:422
8月23日,小鹏下线第五万台P7
几个小时前,小鹏汽车发布了2021第二季度财报,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则在不久前刚刚结束。
小鹏的Q2依然是稳步前进,交付量17398辆环比增长30.4%,总收入环比增长27.5%,车辆业务毛利率也从Q1的10.1%提升到11%。
但同时何小鹏也承认,Q3对于小鹏会是挑战,包括芯片短缺、电芯结构性短缺、疫情,以及新车型生产切换等等。
不过比起以上这些,何小鹏对于小鹏汽车,对于智能电动汽车的信心和预期,是这次财报会议中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他的原话是:
「15-40万的价格区间内,智能化对汽油车,以及所有非智能汽车的颠覆,将会是最强烈迅速的」;
「小鹏汽车2023年起每年会至少推出2-3款新车型,所有车型都将支持XPilot4.0,并将同时支持国际市场」;
「我相信小鹏汽车4季度单月交付会不断提高,突破1.5万辆的月度交付峰值」
何小鹏的信心从何而来?智能汽车对汽油车,乃至非智能汽车的颠覆会如他所言,快速到来吗?
一、P7的背后
在进入今天财报电话会议前,让我们再看下上面这张图——8月23日,下线五万台P7。
图上除了小鹏的大字、正中间的P7,还有什么?视频标靶或者说标定标靶!用来在出厂前对车辆的感知系统做标定——一辆智能汽车,搭载了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汽车在出厂前与传统汽车最重要的不同。
在特斯拉的上海工厂、小鹏的肇庆工厂、蔚来的合肥工厂,你都能看到这样特别的「检测区」。
今天特别指出这个,是想说小鹏冲击市场的主要力量就智能的力量。
这在P7上体现得特别明显。
P7是一款很特别的车。
从空间来看,虽然轴距不小、车长很可观,但P7的后排空间并不好,只达到Model3(参数丨图片)的水平。
有些设计也非常看不懂,譬如后备箱没有物理按钮、方向盘触控按钮精度不足等等。
但P7又很漂亮,很智能!尤其在全场景语音、高速NGP领航辅助系统、VPA停车场记忆泊车等等。
我们对P7月销量的预期起初跟@张抗抗很像,觉得只在3000台左右。但在过去的七月,P7却卖出了6054辆,目前更累积下线了五万台。
这样的「出乎意料」,背后其实是「智能」的崛起,或者说,是否「智能」已经成为消费者在购买时的关键决策之一,甚至会超越动力、续航?
在今天财报电话会议上,何小鹏说P77月份的交付量已经超过了奥迪A4。
一些跟智能相关的关键数据是:XPilot3.0的渗透率从Q1的20%提升至25%、Q2交付的P7里面有97%配备了XP2.5以上辅助驾驶系统、NGP月均使用率高达65%…
今年早些时候推出的磷酸铁锂P7,则是「智能颠覆」的另一次具现。
何小鹏表示,LFP版P7已经占据Q2P7交付量的20%,并且有信心「在接下来的时间继续提高LFP版本的比例」。
我们此前说LFP版P7「本质上是通过小幅度妥协续航,降低了XPilot的门槛」——半年后,小鹏用20%的LFP比例,再一次证明智能属性,是一个足以打动客户的标签。
这也是何小鹏今天在财报电话会议开头,敢于放出一下三大判断的原因:
1、在中国,15-40万的价格区间将是最大、增长最快的中国智能电动细分市场,智能化对传统汽车的颠覆将是最强烈和最迅速的;2、高级智能辅助驾驶将给客户出行带来质的改变;3、中国将引领全球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
二、小鹏的狠话
类似的思路,也延续到了P5上。
P5的预售价格是16-23万,何小鹏表示P5的订单相比同时期的P7,首先是需求明显更强烈,其次是P5的订单走势很符合小鹏汽车的预期。
因此,尽管同样面临芯片挑战,他认为10月份P5可以准时开启交付,而G3i也可以在8月底开启交付。
P5是一款很「小鹏」的车型——同价位它的智能体验足够突出,同时也是同等辅助驾驶功能的价格门槛。
对于何小鹏来说,这样的特质叫「差异化」。
他表示从2023年开始,小鹏的智能汽车会冲到40万,甚至50万的区间。但何小鹏认为「服务」并不是小鹏的护城河,而是数据驱动的差异化,会形成专属于小鹏的壁垒。
聊到这里,何小鹏开始「放狠话」了。狠话指的不仅是他对小鹏汽车的乐观预期,还包括了坚定认为智能汽车的「拐点」会加速到来,所以才有那句「颠覆」。
1.和判断对应的「狠话」,首先来自「车」本身。
何小鹏表示从第5第6款车开始,也就是2023年开始,小鹏汽车每年都会推出2-3款新车型,「未来会逐步突破到40万元,甚至50万元的区间」。
支撑价格的是产品力,从2023年开始,每款小鹏的新车都会配备XPilot4.0——从软件到硬件相比XP3.5都会是新一代。
何小鹏甚至还预告了小鹏汽车进入百万级市场的路径:用飞行汽车,在50-100万元的市场形成独特竞争力,以及高端市场的布局。
如果说2023太远,何小鹏也给出了2021的「小目标」。
何小鹏表示目前在手合同订单量是历史新高,肇庆工厂8月18号刚启动了二期扩张项目,目前已经开始双班制生产。
至于今年的交付目标,他预计年底会突破1.5万辆的月度峰值。
2.其次,招人也是小鹏汽车今年的重点。
何小鹏表示截止到二季度末,小鹏汽车负责研发的员工已经超过3000人,相比年初增长达到50%。
至于年底的目标,何小鹏预计年底研发岗位会超过4500人。
研发人员的扩张、新车型和XP4.0等技术的投入,也带来了更高的研发投入。二季度小鹏研发投入8.635亿元,环比增长61.4%。
3.智能。
今天的财报会议有点简短,何小鹏关于智能方面的表态并不多。但有一句话我们觉得很有意思,虽然不狠,但「秀肌肉」的姿态很特别。
何小鹏在谈到城市NGP的时候这样说:「下一代的XPilot4.0系统,会通过软硬件迭代的方式,覆盖更多端到端,包括没有高精地图的使用场景,减少对高精地图的依赖。」
4.国际化。
截止到二季度末,小鹏汽车出口的G3数量已经达到500台。
何小鹏表示,首批P7将在8月开始出口。另外,到2023年,小鹏汽车将完成主流左舵右舵国际市场的布局,「XPilot4.0的全球化车型,将使小鹏汽车进入加速发展期」。
三、财报数据
最后来看看小鹏Q2的财报数据:
二季度交付17398辆,同比增长439%,环比增长30.4%;
其中P7二季度交付11522辆,环比增长44.5%;
二季度交付的P7中,97%车型支持XP2.5或3.0;
总收入37.613亿元,同比增长536.7%,环比增长27.5%;
汽车业务收入35.844亿元,同比增长562.4%,环比增长27.5%;
毛利率11.9%,去年Q2为-2.7%,今年Q1为11.2%;
车辆业务毛利率11.0%,去年Q2为-5.6%,今年Q1为10.1%;
净亏损11.946亿元,去年Q2为14.6亿元,今年Q1为7.886亿元;
截止至6月30日,小鹏在全国拥有200家门店、64家服务中心,覆盖74座城市;
截止至6月30日,小鹏在全国拥有231座超充站,覆盖65座城市;
截止至6月30日,小鹏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短期投资等储备为328.7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