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洛阳高新区:“三区融合”增活力 创新发展再出发!
发布时间:2019/01/24 新闻 浏览:903
洛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胡加彬说,作为全市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最前沿,洛阳高新区牢牢把握自创区、自贸区、高新区“三区融合” 发展这个关键,充分发挥政策先行先试优势,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7.03亿元! 去年5月洛阳高新区自创工作推进暨政策兑现大会上的这一数字,不经意间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洛阳片区建设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自创区洛阳片区核心区,高新区根据省、市、区相关自创区激励政策,对在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成绩优秀的企业和个人进行重奖。“这么高额度的奖励在高新区历史上是空前的。”洛阳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回望2018年,看到的尽是创新发展的滚滚红利。高新区把自创区建设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载体和现代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双倍增”行动,着力打通“四个通道”、促进“四链融合”。
推出支持企业创新的“高新18条” ,落实自创区政策资金4.9亿元 ,设立自创区建设专项资金,完善“1+3+N” 的政策体系,重点扶持区内的创新引领型企业、创新引领型人才、创新引领型机构、创新引领型平台……一项项举措扎实推进、掷地有声,让创新成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底色。
创新成果更耀眼——
工业级无人直升机技术在洛阳北航科技园落地转化;“洛阳连接器”助力首艘国产航母入水;“洛阳风机”让“复兴号”行驶更加平稳;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采用双瑞特装生产的“洛阳关节”……去年前11个月,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量比重达到61%,产业升级动力更足!
创新版图更辽阔——
去年,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162家,创新龙头企业7家,河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36家,河南省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32家,分别占全市的33%、35%、63%和37%。全区市级以上研发中心334家,全区省级以上孵化载体16家,“飘红”的数据遍布“双倍增”行动一线。从“跟跑者”到“领跑者”,创新驱动的火车头正牵引“洛阳创新号”列车向着高质量发展全速前进。
下一篇: 挑战“不可成药”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