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technolog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新 > 修复脱靶“漏洞” 我科学家首获新一代单碱基编辑工具

新闻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20%,轻薄商务新选择!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一款高性能、轻便且价格亲民的笔记本电脑,无疑是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理想伙伴。小米R...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修复脱靶“漏洞” 我科学家首获新一代单碱基编辑工具

发布时间:2019/06/12 创新 浏览:665

近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杨辉研究组的一项研究首次证明了BE3、BE3-hA3A和ABE7.10等多个单碱基编辑技术均存在大量RNA脱靶的“漏洞”,其中ABE7.10还会导致大量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具有较强的致癌风险。
该研究通过点突变的方式对3种单碱基编辑工具进行突变优化,使其完全消除RNA脱靶的活性,首次获得3种更高精度的单碱基编辑工具,为单碱基编辑技术进入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该研究成果6月10日刊登在《自然》期刊上。
今年3月,《科学》杂志报道单碱基编辑技术BE3存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的脱靶,杨辉团队此项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业界称其“踩下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安全刹车”。而通过此次研究,研究团队将有望在“漏洞”修复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出新一代更加安全精准的基因编辑技术。
杨辉告诉记者,单碱基编辑技术能够实现非常高精度的目标打靶,成为罕见病基因治疗的热门工具之一。已有的研究对于基因编辑工具的脱靶检测都瞄准在DNA水平,而杨辉团队这次将DNA编辑工具脱靶的检测范围首次扩展到了RNA水平。
脱靶问题的发现与解析为开发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奠定了基础。为了获得更加精准的单碱基编辑工具,杨辉研究组团队对单碱基编辑的胞嘧啶脱氨酶和腺嘌呤脱氨酶分别进行了突变优化,最终获得能够完全消除RNA脱靶并且维持DNA编辑活性的高精度单碱基编辑工具。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