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厅市共商让科技为牡丹江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新动力
发布时间:2020/08/15 财经 浏览:413
8月13日,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与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开展厅市科技合作共商第三次会议,双方签署了科技合作共商议定书。未来三年,双方将围绕牡丹江市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集聚创新资源,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协同推进牡丹江市高质量发展,把牡丹江市建设成黑龙江省东南部区域中心城市。

被称为“塞北江南”的牡丹江市经济企稳向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机制初步完善,正处在提速突破的关键机遇期,同时面临科技研发投入低、高新区质量不高、产业规模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科技供给不足,迫切需要厅市共商合力培育壮大新动能,为牡丹江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双方围绕牡丹江市发展中存在的短板,确立六个共商议题:“聚力推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推进科技园区提档升级、推动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推动政策资金支持。”
双方将加强科技创新指标考评和指导,形成省市联动政策引导,聚力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水平。计划到2022年,牡丹江市全社会研发投入(R&D)强度高于全省同期水平,区域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双方将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做好牡丹江高新区晋级和国家创新型县(市)创建工作,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计划到2022年,牡丹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家,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5家,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各新增2家。
双方将合力推进科技园区提档升级,共同推动各类创新创业资源向科技园区聚集,计划到2022年,牡丹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晋升国家级,创建1个国家级创新型县(市),建设3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双方将推动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围绕重点产业争取更多承担省科技项目,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计划到2022年,牡丹江市拥有省级科技创新基地达60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6亿元。
双方将提升牡丹江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计划到2022年,围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突破掌握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新产品,发展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双方还将合力推动政策资金支持,推动地方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省市联动加大国家资金争取、省市资金支持,推动牡丹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牡丹江市委书记杨廷双表示,目前,牡丹江正在加快推动生产生活秩序有序全面恢复,经济逐步企稳复苏,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加快发展的动能正在集聚,牡丹江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机遇期、大有作为的窗口期,迫切需要科技创新的强大支撑,迫切需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迫切需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牡丹江市将抓住此次科技合作共商的重大机遇,深入推进科技强市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创新资源集聚,加快营造创新生态,着力打造区域性创新创业中心城市。双方将携手打造新时期黑龙江省厅市科技合作的样板和标杆。
黑龙江省科技厅厅长张长斌表示,在下步工作中,将围绕议定的内容调动资源聚焦牡丹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助力牡丹江高质量发展,为推进龙江振兴发展注入强大力量。
会上,黑龙江省科技厅、牡丹江市人民政府、牡丹江医学院三方签署《校市厅共建牡丹江医学院医药研发平台协议》。
会前,与会人员深入牡丹江恒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霖润药用辅料有限责任公司和牡丹江医学院实地调研。
黑龙江省科技厅厅长张长斌,党组书记郭大春,党组成员、副厅长刘爱丽,一级巡视员于立河;牡丹江市领导杨廷双、王文力、赵荣国、徐利刃、苏凤仙出席会议。(图片由张伟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