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探寻传统医药合作发展新途径 第六届中国—东盟传统医药论坛在桂林举办
发布时间:2020/11/27 财经 浏览:429
“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文化相通,都有着传统医药方面的丰富经验。论坛的举办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统医药实现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为构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贡献。”11月25日,在第六届中国—东盟传统医药论坛上,与会国内外传统医药领域专家学者对加强传统医药领域的务实合作前景给予展望。
当天,第六届中国—东盟传统医药论坛在广西桂林举办。本次论坛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了120余名国内外传统医药领域专家学者代表出席本次论坛,来自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菲律宾、俄罗斯等国家传统医药领域的官员及专家分别在线上发表致辞和主旨演讲,交流分享了传统医药发展及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的宝贵经验。
作为“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暨第三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六个分论坛之一,本届中国—东盟传统医药论坛以“传统医药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为主题,重点围绕传统医药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传统医药与健康产业等主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尤其是传统医药在合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的独特作用,探寻中国与东盟传统医药领域合作发展新途径,加强传统医药领域的务实合作,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国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全力救治患者、拯救生命,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全国约700个中医药机构的4900余人奋战在湖北抗疫一线,及时推广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有效方药,并不断优化完善诊疗方案,有效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提高了治愈率。与此同时,中国积极为全球疫情防控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发布英文版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举办近40场中医抗疫专家视频交流和直播活动,与82个国家和地区交流中医药诊疗方案、有效方药和临床经验,根据需求向10余个国家和地区捐赠中医药产品,选派中医师赴27个国家和地区,帮助当地抗击疫情。
本次论坛还邀请了中国援鄂抗疫医疗专家、赴柬埔寨抗疫医疗队专家分享传统医药在国内外抗击新冠肺炎的宝贵经验,论坛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深化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抗击疫情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搭建“抗疫防火墙”,拓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传统医药领域合作发展新途径。活动当天下午,来自国家、自治区和各省市的领导、嘉宾、企业家等百余参会人员还现场了考察桂林中医药产业示范单位。
自2009年起,中国与东盟国家构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中国—东盟传统医药论坛。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落实《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与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东盟国家正在合作建设中医药中心。传统医药持续纳入中国—东盟卫生部长会议、中国—东盟卫生发展高官会议题,成为中国—东盟卫生合作的重点领域。
广西是中医药的资源宝库,年平均气温在16至23摄氏度之间,森林覆盖率达到62.31%,优越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药材资源,药用植物资源、药用动物资源、海洋药物资源达到5700多种,种植药材面积占全国栽培面积的五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天然药库”“生物资源基因库”和“中药材之乡”。桂林中医药发展历史悠久,是岭南中医药高地。近年来,桂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国家、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主动将中医药发展融入全市发展的战略中,紧紧围绕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大力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全力打造一流的中医诊疗高地、一流的中医康养基地、一流的中医药强市,加快中医药事业复兴;引导中医药优势资源下沉、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获得感明显增强、社会效益显著提升;并围绕项目建设、培育品牌和产业集聚发展,成功打造了一批高端项目和企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