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专家共议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20/12/02 财经 浏览:391
11月30日,2020年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创新高端论坛在广州举办。本次论坛采用线上+线下联合主办的形式。
论坛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傅伯杰院士、中国科学院洪德元院士、中山大学彭少麟教授等做大会报告。专家学者们围绕大湾区建设中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路、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合作机制和体制的创新等前沿性、基础性和创新性等领域开展学术交流,共同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与创新在大湾区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助力广东生态文明建设与创新发展。
傅伯杰提出采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面向可持续的大湾区人地系统耦合模型。同时指出,从理念看,可持续发展与新发展理念出发点一致。
“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我国已成国策,对生态系统保护已采取了相对有力的措施。但植物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令人忧。”洪德元特别提到,我国植物物种大数据存在欠精准的问题。为此,他呼吁大力加强植物分类学队伍建设,提高理论水平,扩大队伍。且希望大湾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尤其在物种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领军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王克林介绍了在喀斯特生态研究中建成的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长期生态试验研究平台,在喀斯特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过程响应、生态系统服务形成机理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基于喀斯特景观结构与水土过程变化与生态服务提升的适应性生态恢复成果提出了可供选择政府选择的响应战略及替代技术途径,为国家西南石漠化治理重大工程与区域生态服务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与重大技术支撑。
该论坛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主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生态学会、广东科技新闻工作者协会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