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专家学者研讨“互联网+高血压”诊疗模式
发布时间:2020/12/23 财经 浏览:334
日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的2020华夏互联网+高血压峰会暨高血压分会2020年年会在京举办。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首席专家、教授孙宁玲指出,高血压是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首要因素。互联网时代,可移动的智能血压测量和监测已逐渐进入临床,成为新的模式。在新的血压监测模式下,通过智能设备获取数据,则可以帮助医生分析患者的血压测量习惯、了解全国SBP血压水平分布及我国不同区域患者的季节血压变化情况,从而制定更精准的血压管理方案。
“在新冠特殊时期,通过互联网及物联网平台进行血压测量,也极大保障了患者的血压管理。而在管理模式上,基于我国基层高血压患病率高、控制率低的特点,互联网支持下的新模式则可助力分级诊疗中的血压管理。可见,互联网+医疗已经在逐渐重塑中国血压管理模式的崭新形式。”孙宁玲说。
“时至今日,心血管疾病防治仍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重要问题,我国也不例外,相关工作者肩上的‘担子’很重。而通过领域外的跨界交流和领域内多学科的交流,将相关专家、学者、工作者团结起来,共同建设、共谋发展,无疑将极大推动行业发展,从而促进疾病诊治水平的提升。”中国高血压联盟终身名誉主席、教授刘力生说。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霍勇指出,通过胸痛中心的建设,可以改变重要疾病的关键环节,通过完善胸痛中心-心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的各环节联动,可以实现心血管疾病从急救到预防、从急病到慢病的延伸。要实现上述体系的建设,可从构建区域急救、慢病和健康管理三个体系的信息网开始,应用互联网+医疗改变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模式。
高盐摄入被认为是最重要、最关键的高血压饮食因素之一。会上,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发起的“百院千嘉——高血压患者关爱项目”。
“百院千嘉”项目计划在为期一年的时间,覆盖100家医院、1000名相关科室医生、10000名高血压患者。项目将通过简易的盐阈测定、了解受试者的饮食习惯,以及可穿戴设备的血压监测,助力临床医生对高盐高血压患者提供精准管理的同时,加强高血压患者对血压达标及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
会议期间,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共同制订的《沙库巴曲缬沙坦在高血压患者中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建议》发布。
上一篇: 激发科技成果转化活力 第1期广西技术经纪人(初级)培训班开班
下一篇: 海南首个工业5G专网项目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