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发展路线清晰 工业互联网进入快速成长期

新闻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20%,轻薄商务新选择!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一款高性能、轻便且价格亲民的笔记本电脑,无疑是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理想伙伴。小米R...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发展路线清晰 工业互联网进入快速成长期

发布时间:2021/01/15 财经 浏览:347

  工业互联网迎重磅利好。1月13日,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指出,2021至2023年是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快速成长期,到2023年实现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量质并进,新模式、新业态大范围推广,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发展目标。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告诉记者,此次《行动计划》围绕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突破和工业大数据资源体系建设,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形成行业解决方案“共性问题标准化,个性问题定制化”的可推广、可复制新模式,打造工业互联网在人才、测试、标准等领域的生态体系建设。

  发展路线图清晰勾勒

  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计划》清晰勾勒工业互联网未来三年的施工路线图

  在新型基础设施方面,《计划》提出,到2023年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初步建成,在10个重点行业打造30个5G全连接工厂。标识解析体系创新赋能效应凸显,二级节点达到120个以上。打造3~5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基本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20个区域级分中心和10个行业级分中心。

  在融合应用成效方面,《计划》提出,到2023年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广泛普及。重点企业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新模式应用普及率达到30%,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发展成效不断提升。

  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计划》提出,到2023年工业互联网基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网络、标识、平台、安全等领域一批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突破,工业芯片、工业软件、工业控制系统等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建立统一、融合、开放的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关键领域标准研制取得突破。

  产业发展生态进一步健全。到2023年,培育发展40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形成1~2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培育5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

  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有效实施,聚焦重点工业领域打造200家贯标示范企业和100个优秀解决方案。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的安全服务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安全创新示范园区。基本建成覆盖全网、多方联动、运行高效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监测服务体系。

  “《计划》中各项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既是立足当前巩固扩大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培植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更是面向未来五年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任务要求。”徐晓兰表示。

  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基本建成

  “与此前《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相比较,此次新提的建设‘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值得重点关注。”徐晓兰表示,《计划》提出到2023年,大数据中心体系将基本建成,并完成20个区域级分中心和10个行业级分中心的建设。

  据了解,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命脉,是下联万物、上接应用的关键枢纽,有力推动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基于大数据中心开展工业互联网产业监测,能够有效把握产业发展现状,支撑政府精准施策。依托大数据中心开展产业链运行监测,能够快速识别产业链“长短板”,助力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借助大数据中心对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能够支持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能力,打造“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目前,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已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小企业及汽车、医疗医药、轨道交通等8个行业产业链的运行监测与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工业APP商店、解决方案商店、产融合作等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了政府精准施策与企业转型升级。重庆、山东、浙江、湖北、辽宁、江苏等区域分中心以及能源、煤炭、石油石化、纺织等行业分中心建设已全面开展。

  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进展迅速。根据工信部数据,目前我国已建成具有较强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70个,连接工业设备数量达4000万台(套)。跨领域工业云平台的建设、AI/机器视觉工业应用、工业安全解决方案等领域是行业投融资的热点。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已经超过80亿,日均解析量超过500万次,工业互联网应用成效初步显现。

  “在行业应用方面,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已覆盖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能源、医疗等30余个重点行业。”徐晓兰表示,但是对于化工、钢铁、冶金、建材等传统行业,信息化基础依然相对薄弱,特别是这些传统行业中的中小企业,相对来说生产装备比较落后,事故易发多发,我国存在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占了80%,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亟需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