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国家小品种药(短缺药)供应保障联合体成立
发布时间:2018/07/24 产业 浏览:1044
7月19日,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期间,国家小品种药(短缺药)供应保障联合体(简称“药联体”)成立。据悉,“药联体”首批成员有24家企业,可保障供应57个小品种药(短缺药)品种。
“药联体”由上药信谊联动浙江海正、常州亚邦、湖州展望药业等共24家企业单位发起组织,其成立将有助于小品种药物生产基地的形成、维护、运营。
为何会出现小品种药(短缺药)短缺现象?上海医药副总裁、上药信谊董事长顾浩亮表示,“短缺药的成因复杂,包括生产性因素、政策性因素、机制性因素等造成了药物的短缺。由于对药物缺乏动态、长效、科学管理机制,短缺药的问题如果不尽快解决,可能会影响民生。”
我国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短缺药供应问题。《“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提出,“建立健全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机制,加快推进紧缺药品生产,支持建设小品种药物集中生产基地,继续开展用量小、临床必需、市场供应短缺药品的定点生产试点。”今年2月,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的通知》。
“药联体”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联合体可以为药品保供提供更多的保障机制,成为政府和企业间的沟通平台,但同时保障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和细化,才有可能根本解决小品种药(短缺药)保供的问题。
“药联体”成员企业表示,将积极参与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药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执行小品种药(短缺药)供应保障制度,助力破解药品短缺难题。及时反馈本企业可能影响药品稳定供应的经营活动信息(如停产、上游供应成本显著上涨)和企业经营活动中发现的药品短缺风险信息,使药品短缺早发现、早预警、早预防。积极参与药品供应保障政策研究,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建言献策。
作为本次“药联体”的响应者之一,上海医药过去一年的营业收入达1308亿元,业务覆盖研发、制造、分销和零售。在工信部《2015年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重点方向》中提出的17个小品种药(短缺药)品种里,其中10个品种由上海医药生产供应。
上药信谊作为本次“药联体”的组织者和执行者之一,具备小品种药(短缺药)生产保供经验。上药信谊方面表示,将继续加强全产业链的协同和联动,构建分工协作、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先进制造体系,提高产品集中度和生产集约化水平,集中统一解决用量小、临床必需、市场供应短缺药品的集中生产供应,共同推动药品供应短缺问题的解决和长效保障机制的建立。
上一篇: 同城速递做出“大蛋糕”
下一篇: 湖南首条定期洲际全货机航线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