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无纺布电极材料 将在可穿戴领域获广泛应用
发布时间:2018/11/16 产业 浏览:655
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谷歌眼镜……越来越多的可穿戴设备已来到我们身边,但长时间供电成为一项挑战。记者近日从南京工业大学获悉,该校陈苏课题组通过微流体纺丝技术创制出无纺布电极材料,成为为可穿戴设备供能的最佳选择之一。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据陈苏教授介绍,团队将黑磷复合纺丝液,通过微流体纺丝技术,牵引、固化、熔合成黑磷微纳复合纤维无纺布电极材料,具备高导电性、高能量密度、优异柔性超级电容器功能,可以集成到织物里,为可穿戴设备供能。
“微流体纺丝技术是在传统湿法纺丝快速成型的基础上,结合微流体技术的层流效应,制备出微米级纤维的技术,具有很多传统纺丝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是一种无高压电流、节能、安全且操作简便的纤维制备技术。”该课题组武观老师说,更特别的是,微流体纺丝技术可利用微流体的扩散和层流效应来控制纺丝液的组成和结构,通过模拟生物纺丝器的运作功能来制备出结构可调、排列规整的微纤维。微流体纺丝技术具有快速传质传热、精确操控、易于并行放大、高度可控的连续化生产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到生物、医疗、能源、国防等领域。
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全球市场年产值约为280亿美元,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该研究成果提升了在微流控受限空间下构筑一维纳微纤维储能穿戴材料认知水平,可望在LEDs、智能手环、柔性显示器等可穿戴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上一篇: 给你的机器造个数字“双胞胎”
下一篇: 我国科研人员成功制备新型生物质能源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