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发展高精尖产业 助力北京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01/29 产业 浏览:703
为鼓励和支持北京十大高精尖产业发展,北京市科委联合新华网开设“发展高精尖产业助力北京高质量发展”专题。
本次大会上,北京主持完成的69项成果获奖,含一等奖6项、二等奖63项,占全国通用项目获奖总数的30.8%。
制定实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8-2020年行动计划》,推动科技创新券统筹使用。
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加速推进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全球经济竞争格局。
应加大研发投入,搭建一流的硬件平台,注重人才引进和队伍建设,实现弯道超车,尽快跟上国际先进水平的步伐。机器学习、人脸识别、人机协作、自动驾驶、智慧生活……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深刻改变着我们,也改变着世界。
如今,机器人早已从科幻走进现实。在商场、银行、医院、会议中心等场景,都可能遇到机器人的身影。巧妇九妹,广西的一位普通农村姑娘,在侄子的帮助下,以‘巧妇9妹’的网名在今日头条上发布短视频,分享自己的农村生活日常。
中关村有这样一家公司,2011年成立,仅用7年时间,就跻身中国人工智能最具影响力企业之一,因Face++的名字被外界熟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汽车“智造”已逐渐成为行业主流。新能源化与智能网联化相互赋能、叠加演进,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近年来,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产业快速成长。创新成果背后是科技创新源头的不断优化,成果转化与落地的不断加速。大众对于智能汽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大众也希望有一天能通过自己的意愿,实现安全、可靠智能驾驶服务到达目的地。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以电动汽车为主要发展方向,科技企业与汽车厂商正在竞争中融合创新,配套举措正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加速器”,为北京转换发展动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做出了重大贡献。截至2018年7月,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0163家。
作为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首批国家备案的众创空间,创客总部正在孵化一批来自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实验室的前沿技术项目,同时帮助企业从高校和科研院所撬动更多能量,赋能产业智能化。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元”)党委书记、总经理刘小虎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说,“中国中元从事的工程设计,属科技服务业,也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高精尖产业之一。
刘忠范的核心团队脱胎于北京大学,从2008年进入石墨烯领域至今,已经走过十个春夏秋冬。他表示,石墨烯产业充满荆棘,没有捷径可走。
中关村智造大街自开街以来,充分发挥海淀原始创新策源地的特色,依托智造大街独具特色的“北斗七星全链条服务生态”,帮助企业提升研发能力,加速技术的产品化、市场化进程,真正打通科技成果和市场需求间的隔阂。近日,张德兆接受新华网专访并表示,选择在北京创业,一方面是北京具备自动驾驶创业的行业和人才环境,更重要的是,北京科委对智行者从资金、渠道以及人才引进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多项支持。国联万众总经理安国雨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国联万众就是要解决第三代半导体核心芯片自主可控,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当前,大众需求逐渐绽放,在满足安全和生理需求之外,还需要社交和社会认同,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对满足自己个性化产品需求也更为迫切了。随着智能化生产线投入运行,未来公司超高纯碳纳米材料的生产规模会不断扩大,产品成本优势也将更加显现,其应用范围就会更加广泛,纳米基础材料对各应用领域产业的升级发展和辐射带动作用将会逐步呈现出来。随着科技渗透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些科学技术也被运用到文化产品的生产中。目前运用到感官呈现的科技手段更新速度非常快,诸如3D打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