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新方法有助确定抗癌靶向药能否中靶
发布时间:2019/08/13 产业 浏览:536
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可以保留肿瘤周围健康组织,对有效治疗癌症具有重要意义,但这种方法只在药物中靶时才奏效。美国西北大学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可通过实时分析载药纳米颗粒的运动模式,来确定药物能否中靶。
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在寻找替代放化疗等传统癌症治疗手段的新方法。化疗和放疗除损害患病细胞外,还会损害健康组织,为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危险副作用。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则可以直接把药送至病变部位,其副作用比传统治疗手段要小。然而,靶向药物递送系统面临的问题是,当载药纳米颗粒进入人体时,与蛋白质的结合会阻碍纳米颗粒的靶向能力。
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纳米》月刊上发表报告称,他们通过研究癌细胞膜上用以载药的星状金纳米颗粒发现,这种纳米颗粒的移动范围更大、旋转速度更快,即使被蛋白质包围,仍能保持其独特的标志性运动,表明它们的靶向能力不受抑制。
星状金纳米颗粒,是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材料。之前的研究表明,金属或其他材料的微粒能够被送往一个肿瘤,进而被激光或磁场所操控,并最终通过加热恶性肿瘤细胞来消灭它们。而与球状微粒相比,一个多尖的星状物能够产生更高的温度。
领导这项研究的西北大学化学教授特丽·奥多姆说,这些信息未来可用来比较不同纳米颗粒的特性,如颗粒大小、形状等,并用以改进纳米颗粒作为靶向药物载体和传递剂的功能。奥多姆团队目前正在筛选经过工程处理的纳米颗粒,以确定它们的靶向功能能否在吸附蛋白存在的情况下得以保留。
上一篇: 鹏城八月欢乐游购 南山站约定您
下一篇: 生酮饮食减肥可能面临血管损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