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重庆安上生态千里眼 修复情况一看便知
发布时间:2019/09/20 产业 浏览:518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保护修复情况如何,三维实景影像一看便知。记者日前从重庆市规划自然资源局获悉,该局打造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庆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信息管理平台已投入试运行,实现了对试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精细化、可视化、透明化跟踪管理。
据了解,2017年起,重庆市规划自然资源局会同财政、生态环境局申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工程试点,2018年底获批入围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因为“城在山中”的独特地形地貌,使重庆成为唯一以主城为项目区的生态修复国家工程试点省市。
项目试点区域为“一岛两江三谷四山”,主要涵盖区域生态系统治理、两江沿线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国土绿化提升、土地整理与土壤污染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
涉及到如此大的面积、如此多种类,如何管理成为了一大难题。对此,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打造了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庆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信息管理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数据,基于二、三维地图,统筹已有信息化资源,融合多部门、多行业的生态保护修复举措,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过程试点监管系统,构建基础性、支撑性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信息平台。同时,通过移动终端,让各项目实施单位定期采集项目进展数据和图像等及时回传,保证了项目的进展及时更新。
记者看到,打开项目管理平台,各个区域的实景情况、进展情况一目了然。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韩列松介绍,通过平台对试点区7大类58大项200多个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深入剖析,实现市、区两级工程实施进度、资金使用进度、绩效完成进度的监管。
上一篇: 改造癌症免疫疗法能治疗心脏病
下一篇: 生物新材料有望终结“白色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