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敲定年度“施工图”
发布时间:2020/04/10 产业 浏览:1665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热点区域发展力度不减。9日召开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对示范区2020年的42项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值得注意的是,华为、阿里、长江三峡集团等各类市场主体纷纷参与到示范区的建设中。
横跨江浙沪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自2019年11月挂牌以来,已经建立起了扁平化、高效率的工作机制。2020年是示范区的密集施工期,由两省一市35名干部组成的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携手两区一县(上海青浦、江苏吴江和浙江嘉善),正在全力以赴推进示范区建设的良好开局。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理事会秘书长、执委会主任马春雷介绍,示范区成立以来,坚持规划引领,抓紧编制“1+1+6”的规划体系。包括示范区全域2413平方公里的国土空间规划、先行启动区660平方公里的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水利、产业、综合交通、文旅等6个专项规划。
根据中央相关文件,对于示范区2020年的重点工作,两省一市已初步梳理出42项,这其中既有软件项目,如建立生态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监控体系、环境监管执法的“三统一”制度;也有硬件项目,年内开工建设沪苏湖铁路、沪昆铁路嘉善段高架改造等项目。
一体化示范区的建设,吸引了国内外各类市场主体的关注。目前,示范区执委会已会同两区一县梳理了近100个项目,重点推进33个重点项目,并滚动完善示范区“项目库”。其中,华为公司在青浦西岑科创中心投资100亿元建设的研发中心,预计6月底前1到2个组团开工。
着眼“有干货”,突出“含金量”,示范区执委会还会同各方制定了《关于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其中强调“政策从优”,两省一市实施的改革创新试点示范成果,均可在示范区推广分享。财政金融方面,明确两省一市针对示范区先行启动区设立财政专项资金,3年累计不少于100亿元。
上一篇: 辽宁实行流域生态封育 加速推进辽河治理
下一篇: 生态产业鼓钱袋 电视夜校富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