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长五B运载火箭上,这些“山大成果”不可或缺
发布时间:2021/05/09 产业 浏览:341
4月29日,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一飞冲天,成功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科技日报记者从山东大学有关部门了解到,本次发射是长征五号B首次应用性飞行,山东大学承担了航天密封件关键材料、空间站核心舱健康监测等重要任务,为航天器顺利升空有效运行贡献了山大智慧。
密封是空间站的关键核心技术,载人航天密封件对材料性能具有严苛要求:空间环境适应性好,能满足飞行器长期在轨密封要求;无毒无污染,不会对航天员的安全和仪器仪表的运行产生不良影响。
2016年,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传健教授课题组承担起密封件关键原材料研究,先后攻克了苯基硅橡胶分子量及分布、序列结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制的苯基硅橡胶材料的耐真空性能、耐紫外线和带电粒子辐照性能、耐空间原子氧性能和耐空间综合环境性能,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成为制备密封件不可替代的核心材料。经过小试、中试及工程化研究,最终实现稳定生产,成功应用于天和核心舱结构与机构等各类数千件密封件制造,实现了“飞天”梦。
在航天器实际运行中,无论从提高航天器可靠性、保障航天员安全和航天器健康,还是从航天器高精度测量、控制与可重复使用等方面,都需要提供强大的健康监测支持。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姜明顺教授团队与有关单位联合研制的相关测量系统,是空间站核心舱健康监测专家系统的关键设备,能够顺利获取空间站上升段与在轨期间各舱段的高低频振动、冲击等力学参数,监测各舱结构健康状态,并提供空间站在轨状态诊断服务。同时,及时将各项数据传回地面进行分析,为空间站的在轨服役结构性能评价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截至目前,太空舱反馈的力学参数测量仪遥控遥测数据正常。
空间站代表了当今航天领域最全面、最复杂、最先进和最综合的科学技术成果。建成和运营近地载人空间站,将使我国成为独立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有人参与科学技术试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的国家。山东大学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该校的科研成果必将发挥更大作用,为航天任务顺利完成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持续贡献山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