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 打造“双创”升级版
发布时间:2018/05/30 新闻 浏览:898
近日在洛阳举办的今年首次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备案工作座谈会透露,自2016年以来,科技部在全国批准建设了50家专业化众创空间。今年将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内开展遴选,挖掘优秀模式做法,形成示范标杆和先进经验,建成更多的专业化众创空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双创’升级版”。而作为高质量发展、“双创”升级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专业化众创空间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经过上一批的申报建设后,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形成了自己的经验。如何推广这些经验?今年如何筛选?企业如何参与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他们又需要什么?此次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备案工作座谈会围绕上述话题展开交流和研讨。
新部署与新要求
“专业化众创空间已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发展质量、效益的重要路径;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融通发展的直接有效途径;促进了龙头企业的创新发展;促进了产业的创新发展和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科技部高新司副巡视员梅建平在谈及专业化众创空间的重要作用时如是说。
对于在全国范围内已建成50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的背景下,今年如何开展相关工作,梅建平给出了6个字:“新部署、新要求”。
“希望大家能了解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备案的工作流程,依据政策要求、基本条件,更加有重点地培育和遴选专业化众创空间;了解今年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备案工作的整体逻辑和具体流程,积极开展相关配合工作。我们将部署地方专业化众创空间培育、筛选、推荐等工作,提升备案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梅建平表示:“希望大家深刻认识专业化众创空间的建设背景和重要意义,充分理解专业化众创空间的内涵条件,学习交流建设经验。”
对于具体工作安排,梅建平表示,近期,科技部将分3期开展专业化众创空间备案工作座谈会,专题解读专业化众创空间相关政策、内涵特征、发展模式及发展成效等,并部署下一步工作;7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管理部门通过实地考察、材料评审等方式对本地专业化众创空间进行筛选,择优推荐至科技部;8月,组织专家以集中汇报的形式对地方推荐的专业化众创空间进行综合评价,拟定重点考察名单;8-9月,组织专家对满足条件的专业化众创空间进行实地考察,拟定入选名单;10月,对专业化众创空间入选名单进行公示,入选的建设主体上报专业化众创空间的建设方案。
“并不是获批成为专业化众创空间,就可以说自身在某一领域非常专业。”在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看来,“专业化众创空间要扩展广度和深度。广度方面,要不断吸引更加专业化的机构进入,进而拓展更宽的领域;深度方面,则是建设主体自身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文化素养。”
为打造“双创”升级版贡献力量
参加座谈会的代表一致认为,专业化众创空间作为重要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通过高效配置和集成各类创新要素实现精准孵化,推动龙头骨干企业、中小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创客等多方协同创新,不断推进科技型创新创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完善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如何才能动员更多拥有创新源头的主体参与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不断丰富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的内涵、模式、成效,为打造“双创”升级版贡献力量?与会代表纷纷建言献策。
广西科技厅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处副处长潘红雄表示,广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目前还没有专业化众创空间,但非常重视众创空间建设,希望建成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完善地方科技创新工作,帮助更多的创新型企业。“首次参加,还是不了解如何备案、申报,希望国家层面能多指导经济欠发达地区。”潘红雄认为,“最好能开设相关培训班,让我们可以学到更多的专业化知识。”
陕西省科技厅高新技术发展处副处长武鹏也表示,“希望科技部能安排相关培训,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除了开设培训课外,还希望能在线上有更多地交流。”
无线通信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负责人温志华表示,众创空间集聚了各类创新资源,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一块国家级专业化众创空间的‘招牌’,能够提高机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便于吸引更多的创新资源加入。”
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是光电子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的建设主体。该所所长赵瑞瑞说:“希望国家能指导我们获得参与国家重大专项的机会。”赵瑞瑞表示,“此前的中兴通讯事件让我们意识到没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就可能会被‘卡脖子’,近年来我们在光学芯片上已有较大突破,希望通过承担国家重大专项来体现企业实力,也便于普及和让国内企业使用上国产芯片。”
加强专业化 增强“造血”功能
近年来,依托自己的强项来做专业化众创空间已成为一种趋势。然而,王德禄并不认为这些机构就一定很专业。“专业要有内涵和外延,更要有核心的东西和在行业内的话语权,显然一些机构还需要努力。”王德禄认为,众创空间建设更需要理解创业的哲学和文化,“各机构要深耕文化建设,打出文化品牌。”
“我们已经很专业化了,甚至在某一领域拥有了话语权,但因为体制机制问题,既无法投资,更无法做大做强,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一家专业化众创空间负责人如是说。
实际上,目前大多数众创空间都具有公益性质。梅建平表示,专业化众创空间有3种建设主体,即企业、投资机构、科研院所或者大型央企。“虽然这些主体机构并不直接盈利,但都自带生态模式,吸引的创新资源往往是这些主体的补充,往往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大唐网络有限公司政府事务经理刘卫东表示,该企业是移动互联网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的建设主体,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互助共赢的理念。“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主体应该发挥自己的强项,拥有‘造血’能力,才能不断做大做强,建议在吸引创新资源方面要注重质量和互补性,切记盲目引进。”
王德禄表示,专业化众创空间要打破体制机制束缚,加强与同类型机构的合作,做到互惠互利。
上一篇: 专家热议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下一篇: 茂名高新区再度入选中国化工园区2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