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已成全球趋势

新闻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20%,轻薄商务新选择!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一款高性能、轻便且价格亲民的笔记本电脑,无疑是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理想伙伴。小米R...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已成全球趋势

发布时间:2019/07/02 新闻 浏览:758

大企业就像一艘航母,会有许多护卫舰和船只一起走。它们在行走中代表了行业生态链和价值链。
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长海
公元1600年,经营中草药店的李昇佐和商人陈体全合伙创办了“陈李济”。时至今日,“419岁”的陈李济仍是一个活力四射的中药企业,并曾以全球最长寿药厂之名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陈李济所在的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拥有32家公司,其中13家是中华老字号,10家历史超百年。
在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期间,广药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药白云山”)常务副总经理吴长海出席大企业对接活动和一对一企业对接会,并以评委的身份出现在总决赛现现场,本着“赛马场上选骏马,市场对接配资源”的原则,提问直击问题要害,并向心仪的创业者送去“邀约卡”。
“这些创业者有激情和活力,也很理性和从容。”吴长海表示,“他们在研发上比较有创意和灵感,而我们有资金、品牌和资源,在市场、管理、服务、盈利等方面有经验,彼此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成长。”
  三大基因促进广药发展
2018年11月13日,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和香雪制药、生物岛金域集团、生物岛展厅向参赛企业代表敞开大门,迎接近300名创业者代表的参观来访。
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是一家拥有357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中药现代化大型企业,被誉为岭南中药老字号发展的“活化石”。其创业始祖黄中璜药店创立于1662年,如今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已聚集40多家中药老字号及私营企业组建而成。
“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是广药白云山的子公司,广药白云山是全国首家完成横跨三地资产重组的企业,实施了A+H股混改定增,引入云锋基金等战投,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募集资金78亿元,入选‘国际资本风向标’MSCI指数。” 吴长海介绍。
上世纪80年代,吴长海就读同济大学应用数学专业。一直对医药感兴趣的他最终进了药企,参与见证了经典新药的研发诞生、疑难病症的药到病除,以及广药集团的研发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多年来,广药集团实现了长足发展。如今,广药集团是全国最大制药工业企业,主要从事中成药及植物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生物药、大健康产品等的研发及制造、商贸物流配送以及医疗健康服务等业务。2011-2018年,广药集团连续七年获中国制药工业百强榜第一位 ,2018年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65位。
“长寿基因、红色基因和创新基因,是广药集团发展的三大基因。” 吴长海介绍,在红色基因方面,一批革命仁人志士和广药集团密切相关。广州起义的组织发起者杨殷,以陈李济药厂工人身份开展革命工作,并在陈李济成立中国第一批由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工会。陈李济创始人李昇佐的后人李朗如,国难之际弃商从戎,矢志不渝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民主革命。
在创新基因方面,广药集团在国内外高端人才的引领下,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目前集团已经聚集诺贝尔奖得主2人、国内院士8人、国医大师2人、享受国家特殊补贴2人、首席专家(科学技术)24人、博士及博士后50人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如今,广州集团拥有10件中国驰名商标,领跑全国医药企业;药品批文达2600多个,在全国排名第一。“十三五”时期,广药集团发展的重点领域是时尚中药、仿创化药、生物制剂、现代医药物流、现代医疗服务、中高端医疗器械以及王老吉系列大健康产品。
  探求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已成全球趋势。我们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吴长海表示,“微软就是跟着IBM做起来的,而华为、苹果等大企业旗下更是聚集了一大批中小企业。”
在他看来,大海中既有孤帆孤船,也有航母。大企业就像一艘航母,会有许多护卫舰和船只一起走。它们在行走中代表了行业生态链和价值链。大企业需要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小企业的加入将使得大企业更具有规模性、前瞻性、超越性、灵活性。
2018年11月14日,在大企业对接活动中,广药集团和美年大健康、达安基因、香雪制药、万孚生物等生物医药领域的行业龙头企业现场发布“技术人才招募令”,向参赛的中小微企业抛出“橄榄枝”。大赛还设置一对一企业对接会,让中小微企业更好与行业龙头企业实现精准对接。
广药集团与携带新药研发、业务合作、投资、研发合作、产业化合作等需求的20家企业进行现场对接。最终,来自杭州纽安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基于新生抗原为靶点的肿瘤精准免疫治疗、重庆根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具有皮肤弹性的硅凝胶——疤痕平、宁波美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手声等6个项目的产业化合作、投资等需求将被广药集团继续跟进。
“我们还将继续跟进,去他们单位看一看,或者邀请他们来我们这里进一步沟通。一方面探讨怎么往前做,并给他们的做法提一些建议;另一方面,如果能够真正合作的话,双方再细谈。”吴长海介绍,“合作方式是具体项目具体商讨,广药集团有创新人才或团队落户、股权合作等方式。”
在与中小企业和创新团队合作方面,广药集团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品牌+技术”合作,发挥自身资金、品牌、市场、管理优势和专家、行业、政府资源优势,与中小企业或者创新团队的创新性、灵活性技术合作,推进项目发展;二是资金入股,并导入管理、市场、品牌;三是控股。
在吴长海看来,大赛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对接平台,帮助大企业筛选一些合适的项目。“小企业如果独立性太强,或者依赖性太强,大企业如果太自大,觉得对方研发技术不好,或者一定要控股,管理太多,双方对接结果都不会很好。大企业和小企业都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并互相取长补短。”吴长海表示,“这需要双方慢慢地接触磨合,探索技术发展和未来盈利方向。”
  创业者不能只埋头拉车
2018年11月15日,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在广州迎来巅峰决战。答辩环节,作为评委的吴长海先后提出20多个问题。
“这个纳米抗体在国际上处于什么研究水平?”
“当噬菌体进入到动物体内后,代谢过程是怎么样的?主要代谢物是什么?”
“你们市场机会挺大,做的是到B端的销售模式。最主要的核心技术怎么保护?”
“因为现在的创伤有很多,在专用军队上就有枪伤、烧伤等,你们的创伤产品定位在哪里?未来主要盈利市场在哪里?”
面对这些提问,参赛选手们镇定自若、对答如流,偶尔出现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达,丰富生动的形象比喻,不时赢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他们有激情、有活力。在参赛选手的答辩环节,他们蛮理性、蛮从容,不是匆匆忙忙、草草率率上马。” 吴长海表示,“一些项目让我拓宽视野,了解前沿技术,对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和其他评委相处时,我感受到他们的视野、境界和操作都很不一样,学习到许多东西。”
对创业者有什么建议?吴长海表示,希望他们在研发创新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了解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对接好大企业的生态圈和价值链。在技术层面,要有把专利转化为产品的能力。产品导向型要强,这是研发型必过的一关。此外,市场需求是核心。创业者不能只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走出来了解市场需求,从需求导向看问题,设计好顶层解决方案。“大病种才有大市场,大市场才能出大产品,所以做大产品必须能解决大病种的问题,但大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面对小众化的特殊需求,能满足特殊市场的产品,小市场也会产生出很高的利润,所以小众产品也是一条路,关键是设计好价值链。”
“大赛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对于我本人也是一次难得的经历。” 吴长海表示,“虽然本届参赛的企业和项目已超过3万,但可能还有相当一部分高精尖企业没有参与进来。希望未来有更多企业加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并让大赛做得更精更专,在行业专场的基础上再设置细分小专场,比如在大慢病方面再单独评选出一家优秀企业,并落实好激励机制,让大赛做得有声有色、日久天长。”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