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济创新活力

新闻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20%,轻薄商务新选择!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一款高性能、轻便且价格亲民的笔记本电脑,无疑是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理想伙伴。小米R...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济创新活力

发布时间:2019/08/30 新闻 浏览:614

27年前,肩负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使命,乌鲁木齐高新区在城市北部的戈壁农田扬帆启航。
二十七载栉风沐雨,春华秋实。新疆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已成为新疆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地,经济总量持续在全市“三分天下有其一”。
在8月23日召开的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上,再次提出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瞄准节能环保、新兴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转变作风,全心全意为企业做好服务。
8月24日,高新区(新市区)举行2019年第二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金额超400亿,14个项目均符合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妈妈式”服务,推进企业项目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新区(新市区)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市委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创新与创业结合,已经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
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高新区(新市区)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一系列成就,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济新活力,推动首府经济高质量发展。
  紧抓历史机遇
  全力发展“3+1”产业集群
多年来,高新区(新市区)始终强化机遇意识,牢牢顺应和抢抓历史赋予的重大机遇,经历一次次变革,更上一个个新台阶。
2018年9月,高新区(新市区)在原有“3+3”重点产业的基础上梳理提升制定五年规划:全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和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一个潜力产业,加快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3+1”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辖区紧紧围绕“3+1”产业,大力推动精准招商、产业招商,不断提升招商质量和效益,为推动区域转型崛起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后劲。
2月20日,高新区(新市区)实现新年开门红,首批16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随后,高新区(新市区)领导亲自带队,分头、分批前往北京、深圳等地开展全产业链招商,上门拜访企业,邀企业家前来实地考察、深度对接。
半年后,该区又迎来了第二次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引进了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有实力项目。
高新区(新市区)招商服务局局长德丽达尔?阿不力米提说,这样的成绩足以证明稳定红利持续释放,辖区营商环境越来越好。
  推行“放管服”改革
  简化审批程序打造服务型政府
一年来,高新区(新市区)降低创业准入门槛,放宽企业注册条件、简化办事程序和流程,壮大市场主体规模。
按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求,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高新区(新市区)在全疆率先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
高新区(新市区)21个行政审批部门进驻服务中心,715项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可在大厅办理,其中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682项,占进驻中心总事项的95.49%,“一次不用跑”事项419项,占总事项的58.6%,两项指标位居全疆第一。
高新区(新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室负责人乔尚荣说,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自2018年开始,该中心实行365天工作制,节假日采用一窗式通办方式,确保每项业务都能办理。
企业注册登记前置审批环节由原来的286项精简至32项,实现了一个工作日就能拿上营业执照。
  构建科技金融支撑平台
  助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截至8月,高新区(新市区)有注册企业3万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疆近3成,基于这样的产业基础,辖区加快推进区域创新金融服务中心建设。”高新区(新市区)金融服务中心负责人程孟勇说。
近年来,该区不断加大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的引进,完善金融体系建设。通过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撬动各类基金、股权众筹、持股平台等社会资金。
上半年,6支专项基金被列入《乌鲁木齐市产业引导基金发展工作方案》,获得市引导资金支持7亿元。27家银行通过辖区“政银保担企”合作长效机制为300余家企业累计贷款授信204.3亿元,被自治区银保监局授予“自治区级金融创新合作示范区”称号。
上周,乌鲁木齐高新技术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还获得了国家工信部奖补资金863.3万元,将用于支持小微企业……
程孟勇说,高新区(新市区)将进一步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尤其是促进金融与“双创”企业的有机结合。
  故事
  ”妈妈式”服务让企业省心得实惠
8月27日,乌鲁木齐众维汇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财务人员赫丹丹在高新区(新市区)政务服务中心,约10分钟就办结了业务。
“以前办事需要提前准备好资料,找公司领导签字、申请盖章,到相应窗口办理,时常因资料完善,反复跑趟。”她说,现在网络后台审核各项手续,只需跑一趟。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赫丹丹说,她所在的企业是新疆创业大厦成功孵化的中小企业,切实享受了高新区(新市区)”妈妈式”的服务。
该企业成立于2010年,从事电子商务行业,多次获得国家和自治区级创业资金支持,2014年成为新疆首批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的企业。
2016年,在高新区(新市区)创业服务中心的支持下,启动了E工厂众创空间项目,主要孵化以互联网科技创业项目的中小微企业。为创业者提供办公场地、入驻管理、金融服务、政策申请等服务。
乌鲁木齐众维汇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建山说,企业成立至今,在减税降费、创业资金奖补、场地租赁减免等方面得到持续支持,”没有政府的扶持,我们走不到今天。当前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我们也将帮助更多小微企业走上正轨。”
去年,企业被授予”企业技能人才–电子商务培训实训基地”,成为辖区首家企业技能人才培训实训基地,目前在孵企业200余家,通过他们的引导,许多小微企业也申请获得了相应的政策支持。
  数说变化
2016年以来,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双创”政策落地、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等方面,获得国务院督查表扬3次
2018年再次荣登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榜单,位居第33位
高新区(新市区)现有众创空间16家,其中国家级5家、自治区级11家
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其中国家级3家,自治区级6家。
高新技术企业176家,占全疆的29.38%,全市的52.38%
发挥全疆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优势,在高新人才大厦建成“丝路之星”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先后推荐入选国家“千人计划”3名,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72名
高新区(新市区)21个行政审批部门进驻服务中心,715项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可在大厅办理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