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厦门火炬高新区:高新技术排头兵 “火炬之光”在燎原

新闻

皇派门窗官宣成为亚奥理事会官方门窗合作伙伴,传递出哪些方向? 皇派门窗官宣成为亚奥理事会官方门窗合作伙伴,传...

2024年4月20日,皇派门窗与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以下简称亚奥理事会)举行签约仪式,并正式对外官宣成为...

  • 皇派门窗品牌战略盛大发布:解密高端隔音门窗如何...

    4月16日,皇派门窗416品牌日如约而至。自2007年品牌创立,随后将“高端隔音门窗”作为品牌定位,皇派门窗从噪音污染的现实困扰切入,积极回应家居品质升级释放的“安静”需求,通过持续的产品迭代和品牌升级,在隔音...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厦门火炬高新区:高新技术排头兵 “火炬之光”在燎原

发布时间:2019/10/09 新闻 浏览:585

7个人5辆自行车在荒郊里拓出“火炬之路”
今年80岁的何开钧,是当年负责具体一线筹建厦门火炬高新区“七君子”之一。在他家里,至今还保存着当年的老照片、旧报纸和一叠叠为引入高新技术产业而准备的资料。“40天内要破土动工,不然国家科委就要取消合同、撤资。”说起当年筹建火炬高新区的情形,何开钧称,刚开始并不被看好。
1990年11月21日,懂市场又懂技术的何开钧临危受命,从各地“挖”来6人,买了5辆自行车,组建起最早的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建设发展公司。在何开钧的带领下,第一批“火炬人”开启连续40天的艰苦奋斗,每天一睁开眼就开始工作,晚上12点之后才入睡,忙到连给家里打个电话、写封信的时间都没有,“7个人5辆自行车”也成为火炬高新区筹建时的生动写照。
最终,高新区如期完成了画红线图、征地、拆迁、补偿、破土动工等一系列工作,开始酝酿厦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最初萌动。
此后,何开钧又陆续参与组建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招商中心,先后为厦门招来友达光电、戴尔、麦克奥迪等一批行业佼佼者,让园区发展驶入快车道。2000年,火炬高新区的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达到了113亿元,2010年再破千亿,实现了第一个十年破百亿,第二个十年破千亿,成为厦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排头兵。
2001年,时任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的何开钧退休,科技部授予他“拓荒牛”的荣誉称号,这也是福建省唯一的一个“拓荒牛”。如今何开钧虽已卸下高新区的工作,却仍发挥着火炬之光的余热,为厦门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发展高新技术从“不太想试”到“主动谋划”
30年前的厦门,被人笑称只有海水和石头。因此,当1988年国家刚启动“火炬计划”时,大家一致认为,没有工业基础,没有资源,没有技术人才的厦门,要发展高新技术根本不可能。
直到1990年6月25日,国家科委与厦门市政府签订协议,决定共建“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后,厦门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了新态度:
1996年,高新区主动推进与台湾地区光电产业的合作,先后引进一批台湾地区光电企业,为后来“厦门屏”闪耀世界奠定了基础;2014年,针对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缺芯弱屏”的短板,园区抢先布局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吸引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建立全链条孵化模式,加速项目的成果转化……
在一次次预见性、前瞻性、战略性的规划下,园区的工业产值从1992年的1.5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2729亿元,增长超1818倍,并形成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微电子与集成电路、软件与信息服务、LED、电力电器等6大主导产业,其中平板显示产业集群是厦门首条千亿级产业链,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也在2018年成为高新区又一条营收破千亿的产业链。
  ABB园区迎来的第一个世界500强项目
1992年,全球500强企业、国际电工巨头ABB看中了高新区,成为第一个进驻园区的跨国高科技企业。
为了留住这个好项目,厦门市委、市政府不仅鼓励厦门开关厂、厦门电业局和火炬公司与ABB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厦门ABB中压开关,还出台了一系列比特区还优惠的高新区政策,将已经缩短到1个半月的外企人员出厦审批时间,特批缩短为1个星期。
此后,光业楼上的霓虹灯——“ABB”三个红色的字母犹如一块磁铁,吸引越来越多国际高科技企业相继入驻。
如今,入厦27载的ABB已陆续在高新区成立6家企业、1家分支机构及2家技术中心,业务也从最初的制造工厂逐步向研发、制造、工程、销售、服务等全价值链转变。ABB集团亚洲、中东及非洲区总裁顾纯元表示,高新区已成为ABB在中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产业基地之一,在ABB中国业务布局中占据重要位置。
  小东山从贫瘠土地蜕变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1990年12月30日,9响开山炮打破了小东山田野的沉寂,宣告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破土动工。
1991年3月6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厦门火炬高新区成为首批进入“国家队”的高新区,小东山上相继拔起光厦楼、光业楼、光耀楼,成为高新区最初的厂房,火炬的星星火种,从此开始一路燎原。
如今火炬高新区已从厦门岛东北一隅的贫瘠土地成长为拥有火炬湖里园、厦门软件园(一、二、三期)、厦门科技创新园、火炬(翔安)产业区、厦门创新创业园、同翔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在内的“一区多园”产业发展大平台。以占厦门不到1%的土地,撬动厦门近43%工业总产值,创造出每平方公里土地163亿元工业产值的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戴尔带来零库存、现代物流、电子通关等一系列新名词
当年,为戴尔提供全球物流配送服务的BAX(伯灵顿)来厦注册的时候,根本没有物流这个子目,只好以“仓储”命名。直到1998年戴尔正式落户高新区,才让零库存、现代物流、电子通关等一系列新名词经由厦门走向中国。
而后,戴尔一年10多万份的报关单,又给海关传统的纸质、人工报关和审单模式带来革命性变化。在海关总署的支持下,中国最早的电子通关从厦门起步。
时隔21年,在戴尔这个“大佬”级企业的带动下,高新区的计算机与通讯设备产业发展迅猛,形成以计算机整机、手机、数码相机定位导航等产品为龙头的一批集成制造产业。
同时,“分批收发货、集中报关”、“卡车航班、多点报关口岸验放”等海关个性化服务,也为火炬高新区的产业集聚提供了强大支撑。
  火炬(翔安)产业区从荒地变为跨岛发展的启动器和吸附器
友达光电的申永刚不会忘记初见翔安的模样:周围没有一座厂房,人烟稀少,四周都是耕地,唯独的几栋建筑是几处“金包银”工程。
如今再进火炬(翔安)产业区,成片开发的标准厂房已经替代了原来的风貌。据介绍,为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金戈铁马,狂飙突进”的号召,高新区在翔安打响了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第一炮。仅用150天,建成95幢通用厂房主体,成为产业化大项目建设的“启动器”和“吸附器”。
如今,产业区作为高新区最大的综合性园区,建有通用厂房一期、二期、三期,育成中心,加速器一期、二期,保税物流园区等一系列配套设施,拥有企业10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203家,园区员工总数超11万人。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