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澳科大学者获中国新锐科技人物突出成就奖
发布时间:2019/12/31 新闻 浏览:614
近日,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主办,知社学术圈协办的2019中国新锐科技论坛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论坛期间颁发了本年度中国新锐科技人物各大奖项,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祝梦华副教授荣获「2019中国新锐科技人物突出成就奖」。
澳科大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祝梦华副教授
祝梦华副教授于2019年7月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发表了题为「重建月球的后期增生历史」学术论文,祝梦华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澳门科技大学为该论文第一单位。文章揭示了月球自形成之后的演化历史,该研究在月球演化历史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为嫦娥四号的科学资料分析以及后续的月球、火星探测任务提供新的科学支撑。
祝梦华副教授使用大学超算平台,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天体以不同角度撞击地球和月球的过程,再现太阳系撞击历史,计算外来天体撞击地球和月球时,遗留在表面的质量百分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月球岩浆洋持续时间较长,在其固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外来天体的强亲铁元素直接进入到月核中,致使这些元素在幔层中并未留下「痕迹」。因此,地球和月球岩浆洋的固化时间差异是造成二者强亲铁元素含量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该研究成果为地球和月球的后期增生过程提供了新的认识,间接证明了月球形成的大碰撞理论,支持月球和地球的岩浆洋理论;对太阳系的撞击历史以及地球、月球早期演化差异等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