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制度创新引领开放合作——厦门自贸片区五周年
发布时间:2020/04/24 新闻 浏览:403
货代企业点点鼠标,通过互联网十分钟内就可完成整个海运费外汇的支付;完成付款后,便可向船代提取提单。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金融区块链平台“海运费境内外汇划转支付场景”近日投入运营。
“以前办理海运费外汇业务,我们的业务人员要往返奔波于船东、银行和税务之间,一个业务要跑一天是常事。”厦门港口商务资讯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轶达说,而此次系统上线后,借助区块链分布式记账、不可篡改、智能合约等技术,实现了全程网上办理,大大提高了企业外汇支付效率。
“海运费境内外汇划转支付场景”是厦门自贸片区推出落地的416项创新举措之一。自2015年4月21日设立以来,厦门自贸片区坚持利用制度创新引领开放合作,用一系列举措,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在投资贸易便利化领域,厦门自贸片区在2015年就推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一个窗口就可以办理国际贸易的全部业务;从厦门自贸片区开出的中欧班列,通过至波兰罗兹、德国汉堡、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俄罗斯莫斯科、匈牙利布达佩斯等5条线路,通达12个国家30多个城市,实现了“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在对台先行先试上,厦门自贸片区率先推进与台湾地区投资贸易自由化进程,五年共引进1267家台资企业,注册资本210.5亿元人民币。
五年来,厦门自贸片区累计推出416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82项;27项厦门经验获得全国推广;5个厦门样板入选“最佳实践案例”,约占全国的12%。
厦门自贸片区的制度创新,成为厦门对标国际先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引擎。目前,片区已全面实施与国际接轨的“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备案”管理新体制,形成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一照一码”“多规合一”“关检一站式”查验等改革创新样本,基本建成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适应的服务体系。
在此基础上,厦门自贸片区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还明确了10个领域对标任务清单,精准查找、补齐弱项短板。
制度创新造就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厦门自贸片区正吸引一批新兴产业、优势产业聚集。以融资租赁平台为例,厦门自贸片区通过创新业务模式,推动业务范围扩展,2015年厦门自贸片区首架经营性租赁飞机顺利落户厦门航空,次年首次开展外地航企飞机融资租赁业务,此后又开展跨境转租赁业务。去年,融资租赁平台新增基金规模近100亿元,新增融资租赁企业44家,落地厦航、浦银租赁、厦飞租等20多家飞机SPV租赁公司。
目前,国际贸易、航空维修、融资租赁、航运物流、创新创业、文化旅游、高端制造等七大功能性产业已在厦门自贸片区初具规模。挂牌5年以来,厦门自贸片区累计新增注册企业5.03万家、注册资本6700亿元人民币,企业数为挂牌前的6倍。
“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创新的‘苗圃’,我们将继续发挥制度创新优势,全力推动改革系统集成,集中破解制约产业发展、影响项目落地的瓶颈问题。”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厦门自贸片区将持续吸引优质、高端生产要素集中集聚,有效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服务在云端,方便又安全
下一篇: 重庆打造“智造重镇”力促产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