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超2000万!华南理工大学专利转让一技术
发布时间:2020/05/24 新闻 浏览:645
13日,在广东金融高新区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洽谈会系列活动上,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联科技”)与华南理工大学完成专利技术转让,以超2000万元的价格购买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瞿金平发明的“基于拉伸流变的高分子材料塑化输送方法及设备”(以下简称“ERE技术”)。

签约现场
本次转让的ERE技术是一项高分子材料加工应用技术。2014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瞿金平全球首创。与原有的剪切流变技术相比,新技术在能耗方面下降25%,制品力学上普遍提高20%以上,ERE比螺杆挤出机高出25%左右。这也意味着,在加工过程中降低能耗的同时还能获得更好的产品性能。更为重要的是,新技术可以加工此前无法混合的材料。同年,该专利技术获中国发明专利金奖。
星联科技是佛山高新区所属的高新企业。2015年开始,星联科技与瞿金平团队达成合作,对ERE技术进行产业化推进,重点聚焦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装备、高性能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公司董事长张伟明透露,目前已成功利用ERE技术研发了终结农用地膜白色污染的“全回收高强度增产地膜”——高保膜。“今天,我们向华南理工大学购买ERE专利技术,正是因为经过长期的专利产业化探索,对该专利技术转化已经有底气与把握。”他表示,接下来,星联科技将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金融创新模式,推动ERE技术在各个产业领域推广普及。
为更好推动ERE技术产业化,星联科技已于去年底启动建设ERE产业园,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将搭建“技术研发-应用开发-研发制造-检验检测”的应用开发闭环脉络,配套设备制造、制品生产、人才培训等产业服务功能。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高松表示,瞿金平院士团队与星联科技在长期研发合作的基础上,开展此次专利技术转让合作,表明了市场对科研团队技术成果的深度认可,也是学校科研团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的成功榜样。
“作为重要创新源头的高校院所,其成果供给能力也逐步增强。”广东省科技厅副巡视员周木堂签约会上表示,2018年,广东省高校院所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收入总额达47.30亿元。其中,华南理工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收入达12.95亿元,位居全省第一。同时,华南理工大学近年来更在通讯技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与华为、科大讯飞等规模以上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近30个,孵化高技术企业160余家,成功推动学校一批优秀的科技成果进入市场,为广东省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培育新动能。
活动上,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的华南理工大学-佛山成果转化工作站完成授牌,双方将通过校方成果转化转化工作站的方式,建立高校端强联系。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