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院士专家多维探讨抗疫与科学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0/06/13 新闻 浏览:573
记者获悉,由中国科协—北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以下简称“科学文化研究院”)、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以下简称“科技医史系”)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科学文化论坛日前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本届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抗疫与科学文化建设”为主题,邀请 8 位国内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就该主题展开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讨论,多维探讨新局势下科学文化建设的新趋势与新挑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协-北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韩启德,北京大学校长郝平,科技部党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李静海,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出席会议并先后致辞。
作为本次会议主席,韩启德指出,这次疫情不仅催发医疗卫生等领域的重大科技创新需求,也给我国进一步加强科学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他认为:一直以来,科学文化建设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不高,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短板”,也是在这次大疫中出现一些非理性行为的根本原因。为此,论坛邀请了不同领域学者,分别就医学教育、公共卫生、创新发展、数字领导力、科学家形象、科学传播、科学史等有关科学文化议题展开讨论,旨在关注如何从疫情中充分汲取经验教训,多维探讨新局势下科学文化建设的新趋势与新挑战,明晰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推进新时代科学文化建设。
郝平指出,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国科技界同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协同创新,集智攻关,取得许多重要的成果,向全球共享科研数据和信息,提供应对策略和诊疗技术方案,彰显中国特色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他希望充分利用好科学文化研究院这一重要平台,借助年度论坛等形式,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坚持学术导向和问题导向,发扬历代优秀科研工作者的爱国传统和科学精神,引领国内科学文化研究与实践,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为优化科学防治献计献策,为建设科学文化夯实基础,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李静海指出,对科学文化深刻的认识和实践是确保科学健康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科学界逐步认识到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在科学文化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甚至这个差距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李静海深感科学文化的涵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见效的。他提出,就当前而言,应该从制度着手,通过制度形成约束,约束促进自律,自律养成习惯,习惯成为文化。他进一步强调,加强学风转变是促进科学文化建设的关键,也是优化我国学术生态的切入点。
洪大用认为,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接下来需要深入思考如何进一步繁荣科学文化事业,进一步提升我们应对现代社会各种新型风险的能力。特别要着重对诸如如何化疫情为教材,更加科学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如何化危为机加快创新发展,如何建设面向未来的开放的健康的科学文化,培育良好创新生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问题进行审视和反思。洪大用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公众科学素质的一次重要检验。疫情中出现的“熏醋杀毒”、“烟酒防毒”等流言,“非理性抢购药物”等社会乱相,折射出我国科学精神亟待强化,科学理性亟待涵养,科学素质亟待提升的现实,警醒我们要深入思考科学发展和科学文化的相关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在特邀主旨报告中,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繁荣科学文化与建设科技强国两者的关系。他认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创新发展的两翼。为服务公众科学文化需求、促进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提升国际科普公共服务水平,中国科协打造了面向全民、全方位的“科普中国”品牌,在疫情发生后针对网络谣言公害,发动科技工作者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共同搭建了“科学辟谣平台”,向全社会开展应急科普,为我国科学文化基础建设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怀进鹏强调,科学文化是我国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精神动力源泉,科学文化的传承历久弥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形势下,科技界要抓住机会加强对科学文化的认识与反思,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推动学风作风改变,重视科学基础研究,坚持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优化科技组织制度,反思现代科技伦理,承担科技共同体的文化使命。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香港中文大学流行病学荣休教授唐金陵,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平研究员,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彭波,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协-北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任福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延东,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协-北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周程等专家,结合新冠疫情的新形势,分别就医学教育与科学文化、大疫之后的公共卫生、后疫情时代的创新发展态势、抗疫启示下的国家治理与数字领导力、疫情下讲好科学家故事、公众科学认知与科学家形象等科学文化相关专题先后展开讨论。报告结束后,参会媒体和观众踊跃提问,同与会专家进行了交流。
论坛闭幕式由韩启德院士作总结发言。韩启德指出,这次新冠疫情对我国科学文化建设是一次重要检验,让我们进一步找到问题和短板所在,提高了对科学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将大大促进我国科学文化建设。我们要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更加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身作则,弘扬科学精神,带动全社会把科学文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据悉,本次论坛通过中国科协科界直播、北京大学官方快手等多家平台进行在线直播,有约两百万观众在线收看并参与讨论。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上一篇: 我国将加快构建新时代科学基金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