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创新“边贸+扶贫”模式,广西防城港市贫困发生率降至0.19%
发布时间:2020/06/29 新闻 浏览:394
6月24日,在广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防城港专场新闻发布会上,防城港市委书记李延强表示,防城港市整体减贫走在前,全市贫困人口从2015年年底的34288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1345人,贫困发生率由4.96%降至0.19%。

李延强介绍,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防城港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着力补短板、强弱项、重实效,全市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区定贫困县上思县2017年脱贫摘帽。全市74个贫困村出列。十万大山南北两麓和边境地区两大重点贫困地区贫困问题基本解决。
“特别是创新‘边贸+扶贫’模式,有力带动了边贸产业发展。”李延强说,防城港市与越南海陆接壤,有230多公里陆地边界线、5个边民互市贸易区(点)。近年来,防城港市充分利用沿边开发开放政策特别是边境贸易政策,探索创新开展“边贸+互助组”“边贸+金融”“边贸+落地加工”“边贸+电子商务”“边贸+物流”等“边贸+” 5种扶贫新模式,走出一条符合边境地区实际的扶贫新路子,形成一批在全国边境地区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推动边境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东兴市“边贸+扶贫”模式,2019年被国家商务部选为商务扶贫典型案例,2020年入选广西产业扶贫十大典型案例。
在产业扶贫方面,防城港市突出产业特色,让贫困群众挑上“金扁担”。释放“海”的潜力。用好临港工业的转移就业带动作用,着力解决贫困户就近就业问题。盛隆、金川等企业带动3784个贫困人口就业,人均月增收3200元,年增收3.84万元以上。建成东兴市京岛海洋渔业核心示范区等3个自治区级示范区,吸纳周边368人就业,其中贫困户100户238人就业。做足“边”的文章。全面推广边民互助组模式,带动参与边境贸易互市的边民每天达7000人以上,其中贫困人口100人以上,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描绘“山”的壮美。创新产业经营模式,大力发展金花茶、山油茶、肉牛、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全市累计认定为自治区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7家;全市82个贫困村均培育有1个以上的新型经营主体或产业基地(园),覆盖带动30%以上贫困户实现有稳定收益。
防城港市市长班忠柏表示,今年以来,防城港市狠抓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成色。在资金投入上,真投入大投入,除已划拨今年市本级7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又增拨1亿元财政资金,目前整合资金已全部下达县(市、区);全市已到位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出进度80.8%;全市新增小额信贷完成率109.24%。在产业就业扶贫上,已发放产业奖补2980万元,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6.05%;贫困劳动力已外出务工21916人,是2019年的105.9%。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基础设施项目竣工率93.2%,贫困户厕所改造竣工率为95.57%,危房改造4类重点对象农户已全部搬家入住。在政策兜底保障上,393户减贫户的“两不愁三保障”指标基本达标,667户防贫户致贫返贫风险基本消除。
下一篇: 乘风破浪的中医药文化!文创助力,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