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德媒:芯片之争,中国绝非无能为力

新闻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20%,轻薄商务新选择!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一款高性能、轻便且价格亲民的笔记本电脑,无疑是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理想伙伴。小米R...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德媒:芯片之争,中国绝非无能为力

发布时间:2021/04/09 新闻 浏览:386

  图灵奖得主、美国杰出计算机科学家艾伦·凯曾表示,“真正认真对待软件的人应该自己制造硬件”。这句话在21世纪仍然适用。

  半导体是数字时代的一项基础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AI)、自动驾驶和5G等新技术要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仅依靠算法和软件还远远不够。如果缺乏性能卓越的半导体,就难以实现低能耗、高效率地处理庞大数据和复杂计算的硬件,数字驱动经济发展或将是纸上谈兵。

  目前,全球因种种原因面临“芯片荒”。在此背景下,中国科技发展的脚步依然不止,美国却试图对向中国出口芯片进行遏制。

  近日,德国《商报》发表题为《芯片之争,中国绝非无能为力》的评论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市场,而美国希望通过切断芯片供应让中国陷入停滞,迫使中国屈服,这“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因为在芯片之争中,中国绝非像美国一些所谓的“战略家”认为的那样无能为力。

  美收购计划告吹凸显中国市场重要性

  《商报》首先提及了近日美国的一次失败的收购计划。

  美国最大的半导体制造设备企业应用材料公司原计划从美国投资公司KKR手中收购国际电气公司。KKR工厂设在日本,因生产薄膜沉积设备而闻名。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此前一直认为,如果收购成功,就有望“更上一层楼”,在半导体存储器市场等业务上扩大份额。

  然而,美国应用材料公司3月22日发布消息称,由于在完成收购的最后期限之前未能获得中国监管机构的批准,收购计划已告吹。

  据日经中文网3月30日报道,由于收购失败,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将向KKR支付1.54亿美元的解约费。根据应用材料公司官网数据显示,其2020年在中国大陆的市场营收高达15.76亿美元,占总营收的34%,远超美国、欧洲、日本、朝鲜等国家或地区市场,可以说,中国是其第一大市场。

  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的数据,中国已于202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的收购会对市场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必须获得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

  “尽管买家和卖家都在美国,但无视中国政府的态度并不是一种好的选择。”《商报》评价道,“中国市场实在太重要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离不开它。哪怕等待了快两年,他们仍然宁愿放弃收购。”

  美国应当结束与中国的对抗路线

  评论文章认为,美国在芯片领域对华“卡脖子”,却激励了中国人建立自己的具有竞争力、影响力的半导体产业。虽然这需要一些时间,但在太阳能、高铁、汽车等产业领域,中国已经证明其完全有赶超美国的实力。

  文章称,中国希望美国主要的半导体制造商在中国市场进行投资,而美国公司也试图扭亏为盈,因此中美之间达成协议似乎并非不切实际。

  英特尔的新任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最近宣布,要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进行投资,他还希望将来在欧洲建厂。然而,这个行业的领头羊离世界上最大的销售市场——中国市场还很遥远。

  因此,文章认为,如果中美能够互相靠拢,将会是一件好事,欧洲也将会从中受益。

  基于上述原因,《商报》指出,美国应当结束与中国的对抗路线,转而尽快与中国进行对话,否则美国将会付出高昂的代价。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