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从“一五”计划看“一张蓝图绘到底”

新闻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20%,轻薄商务新选择!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一款高性能、轻便且价格亲民的笔记本电脑,无疑是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理想伙伴。小米R...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从“一五”计划看“一张蓝图绘到底”

发布时间:2021/04/29 新闻 浏览:406

  鞍山钢铁、中国一汽、中国一拖、沈阳机床、武汉长江大桥、青藏公路、康藏公路、新藏公路……

  许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大企业、大工程,都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项目。

  16开大小,大红色的封面,右上角印着“绝密”字样——这份保存在中央档案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图表》,蕴含着当时人们对现代工业的向往与憧憬,述说着新中国工业化建设起航的激情岁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主任赵学军告诉记者,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工业经济很落后,底子非常薄。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党开始考虑经济建设问题,就是想学习苏联搞5年计划。

  从1951年起,我国着手试编“一五”计划。那时候还没有电脑支持大量运算,甚至计算器都比较少,都是使用算盘、计算尺和手摇计算机。方案稍有变动,数据都得相应变动,工作量之大可以想象。

  规划编制期间,国家计划委员会办公楼里整日响起噼里啪啦打算盘声音,此起彼伏。整座大楼夜晚灯火通明,因此被人戏称是“水晶宫”。

  “一五”计划草案,边讨论、边修改、边编制、边执行,经过近四年、五易其稿,最后经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一场以156个(后增至16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大规模工业建设全面展开。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国家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许多中国过去从没有的产品实现了自主生产。

  鞍钢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不锈钢;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我国首批12辆汽车下线;沈阳飞机制造厂生产的我国首架喷气式歼击机试飞成功;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大门,驶出我国第一辆拖拉机;在武汉,我国第一座长江大桥开始修建;华北制药厂火速建成,我国第一批青霉素问世……

  “‘一五’计划,对我国工业发展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赵学军说,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超额完成。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现代工业骨干部门建立起来,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得到初步改变。

  “编制和实施五年计划、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成为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

  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2020年圆满完成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世界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一张张五年“施工图”,围绕各历史阶段突出矛盾和问题,接力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远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一代接着一代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2021年3月11日,人民大会堂,掌声热烈响起。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

  实现伟大梦想,需要接续奋斗。更加精彩的中国画卷,已经铺展……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