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家航天局:以重大工程牵引培养战略科学家、青年科技工作者

新闻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20%,轻薄商务新选择!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一款高性能、轻便且价格亲民的笔记本电脑,无疑是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理想伙伴。小米R...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国家航天局:以重大工程牵引培养战略科学家、青年科技工作者

发布时间:2022/01/29 新闻 浏览:442

1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国航天在培养和吸引创新型科技人才方面的措施。

他表示,中国航天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也积淀形成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特别是培养造就了一批特别优秀的人才。

中国航天一直突出选人用人标准,包括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培养造就一批有坚定理想信念、高昂爱国热情、强烈责任担当、良好精神风貌的航天人才队伍。

比如“嫦娥团队”“天问团队”“神舟团队”“北斗团队”,平均年龄都在30-40岁之间。当然,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航天事业的发展更需要引入更多新生力量加盟。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还是跟过去一样。”许洪亮表示,第一,通过重大工程牵引,不断加强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的培养,也包括大国工匠等。

第二,强化人才交流机制,不断规范和引导人才交流。

第三,强化激励机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比如像一些社会组织、企业等设置了一些奖项,包括“钱学森最高成就奖”“航天贡献奖”等,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第四,加强学科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比如我们在空间科学方面开展的一些相关学科建设,通过共建高校、共建学科的方式,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不断培养人才。

第五,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特别是给一些发展中国家培养人才,比如我国响应联合国号召,在空间教育方面设置了区域中心,为发展中国家培养了很多航天人才,为这些国家的发展提供助力。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