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全球首只塑化大熊猫这样“复活”
发布时间:2018/05/04 创新 浏览:838
图为大熊猫生物塑化标本。盛利摄
4月25日,全球首只塑化大熊猫亮相成都生命奥秘博物馆,并以皮肤、肌肉、骨骼和内脏各自独立的生物塑化形式出现在公众面前。作为一种“让时间凝固的艺术”,何为生物塑化技术?大熊猫如何运用该技术“复活”?
2016年2月大熊猫“新妮儿”因患十二指肠梗阻离世。生命奥秘博物馆和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合作,由生命奥秘博物馆创始人隋鸿锦教授及其团队历时1年将其制作为首个大熊猫塑化标本。
“生物塑化技术是一种可以把生物组织保存得像活体一样的特殊技术,广泛应用于解剖学、病理学、生物学、组织胚胎学、展览馆展示等多个学科和领域。它的原理是通过高分子聚合物,来替代组织中的水和脂肪等物质,达到长久保存的目的。”成都生命奥秘博物馆馆长吴军向科技日报记者独家披露了首个大熊猫标本的制作流程:首先是防止腐败,即通过福尔马林液体的灌注和真空包装,对标本进行组织固定和杀菌;其次是解剖,让标本暴露出神经系统、肌肉和骨骼,并取出内脏;随后,对标本不同组织部位进行脱水、脱脂;最后,进行真空负压强制浸渗,完成造型的固定和聚合硬化处理。
作为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标本制作技术,生物塑化使标本展示生物外形的同时,可以展示生物内脏、肌肉等内部结构,以揭示生物在演化和适应环境中产生的结构特点,理论上可以保存上千年,目前全球多国的医学标本、自然博物馆标本都在以此项技术为依托进行更新换代。
吴军指着现场的大熊猫皮毛标本告诉记者,如传统的动物皮毛标本,每年至少维护一到两次,否则就会生虫腐烂,但塑化皮毛只需擦灰就行。
上一篇: 武汉金顿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与专家携手推进超快激光技术应用
下一篇: 3D打印产业化需三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