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technolog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新 > 全球首只塑化大熊猫这样“复活”

新闻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20%,轻薄商务新选择!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一款高性能、轻便且价格亲民的笔记本电脑,无疑是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理想伙伴。小米R...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全球首只塑化大熊猫这样“复活”

发布时间:2018/05/04 创新 浏览:838

 
1
 

图为大熊猫生物塑化标本。盛利摄

4月25日,全球首只塑化大熊猫亮相成都生命奥秘博物馆,并以皮肤、肌肉、骨骼和内脏各自独立的生物塑化形式出现在公众面前。作为一种“让时间凝固的艺术”,何为生物塑化技术?大熊猫如何运用该技术“复活”?
2016年2月大熊猫“新妮儿”因患十二指肠梗阻离世。生命奥秘博物馆和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合作,由生命奥秘博物馆创始人隋鸿锦教授及其团队历时1年将其制作为首个大熊猫塑化标本。
“生物塑化技术是一种可以把生物组织保存得像活体一样的特殊技术,广泛应用于解剖学、病理学、生物学、组织胚胎学、展览馆展示等多个学科和领域。它的原理是通过高分子聚合物,来替代组织中的水和脂肪等物质,达到长久保存的目的。”成都生命奥秘博物馆馆长吴军向科技日报记者独家披露了首个大熊猫标本的制作流程:首先是防止腐败,即通过福尔马林液体的灌注和真空包装,对标本进行组织固定和杀菌;其次是解剖,让标本暴露出神经系统、肌肉和骨骼,并取出内脏;随后,对标本不同组织部位进行脱水、脱脂;最后,进行真空负压强制浸渗,完成造型的固定和聚合硬化处理。
作为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标本制作技术,生物塑化使标本展示生物外形的同时,可以展示生物内脏、肌肉等内部结构,以揭示生物在演化和适应环境中产生的结构特点,理论上可以保存上千年,目前全球多国的医学标本、自然博物馆标本都在以此项技术为依托进行更新换代。
吴军指着现场的大熊猫皮毛标本告诉记者,如传统的动物皮毛标本,每年至少维护一到两次,否则就会生虫腐烂,但塑化皮毛只需擦灰就行。
 

姓 名:
邮箱
留 言: